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香港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房屋协会原主席潘祖尧在8日下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表示,近30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大发展,但城市建设中的痼疾非但没有得到根治,反而又有新的发展,令人忧心忡忡。
潘祖尧说,城市规划论证不充分、不合理。例如,超高层建筑防火问题未得到切实解决,就遍地林立。道路交通规划缺乏全面的前瞻性研究,以致交通堵塞在许多城市成了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他说,我国城市建设存在着“首都效应”,就是北京干什么,外地也跟着干什么。北京建了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等建筑,地方上也照葫芦画瓢,盖了不少剧院、体育馆。钱是花了,效果如何?现在,各地许多标志性建筑都存在经营成本过大、后续利用困难等问题。
潘祖尧表示,千城一面的现象也令人痛心。每个城市都差不多。类同的规划,类同的建筑,类同的景观,甚至连楼盘的名称也类同。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大家热衷于大拆大建,结果把城市的个性和灵性给扼杀了。
潘祖尧指出,各地还竞相攀比高、大、全你高我比你还高,你大我比你还大,如同放卫星一样,你一亩地搞1万斤,我就搞2万斤,这难道不是大跃进思维模式的翻版?
他说,建筑师缺乏话语权,建筑的决策权不在建筑师的手里,建筑师往往只能起到参谋、陪衬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往往还有暗箱操作,导致建筑造价飙升。
潘祖尧表示,我国在科学技术上还相对落后,所以总在找差距,这是完全正常的。但是,在建筑上,往往仅限于在形式上找差距。近年来,我们对外国人的建筑方案奉若神明,瞧不起中国建筑师。
他表示,非常痛心近些年来屡被破坏的近现代建筑和被不断复制的假古董,以及令人担忧的建筑质量问题。他还批评了许多地方大量存在的献礼工程、政绩工程、标志性工程。
潘祖尧建议有关部门尽快集中有关专家学者,建立若干研究小组,认真、全面总结我国几十年来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争取在一年内提出科研报告,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