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镜岭镇党委书记胡玲萍:
乡村环境更优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得让老百姓发自内心地感到舒服。不仅要让农民吃穿不愁,还要让他们有个好的居住环境。
镜岭镇旅游资源丰富,有著名的穿岩十九峰风景区。镜岭镇为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去年创新性地推出“乡村美丽指数排行榜”,从民主和谐、环境卫生、文体活动、文明活跃等四方面,对全镇35个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年终对考评结果进行排名,对先进村给予奖励。一年过去了,由于村村都不甘落后,每个乡村的美丽程度不断升级。在年终排行榜上,有着“江南民族村”之称的外婆坑村位列首位。兴云村则在环境卫生方面一直走在前列。为了把环境卫生搞好,家家户户都对家禽实施圈养,使村里的环境卫生得到彻底改观,村民们住得更加舒服。因此,去年该镇获得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要加强“三农”建设,镜岭镇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未来5到10年内,将镜岭打造成长三角地区知名的旅游小镇。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既让农民钱袋鼓起来,又让农民改善居住环境,并且有文化大院等去处可以玩。
温州龙湾区委组织部调研室主任陈启兴:
农村发展心踏实
农村稳,则社稷稳,农村固,则江山固。我出生在农民家庭,父母都还在农村,农村发展了,我的心就踏实了。
记得2000年我在平阳县皇岙村蹲点,虽然相对其他村而言,皇岙村各方面条件是不错的,但是村里整体环境还不是很好,农民生活水平也不高。十年后的今天,我再次进入皇岙村时,发现村庄整洁,健身休闲设施齐全,农民增收。从一个村庄的变化折射出了中国农村的变化。
展望“十二五”,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要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加大“三农”投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这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动力,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发展的新曙光。
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我们政府要有勇气真正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的藩篱,通过联村并村,引导村民向中心村集中,发挥村庄集聚的规模效应,让农民群众共享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要加大政府公共服务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教育、农业科技等,最大限度地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些都很值得我们期待。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谢一风:
技术工人不再荒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短短8个字,让我感到欣慰。
过去5年,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是空前的,连续投入500多亿。这也标注了职业教育的地位。目前全国各地“用工荒”,“高级蓝领”更“荒”,作为省示范性立项建设的高职院校,我感到了责任,也充满动力。
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也指出,要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办学模式。这为我们高职教育发展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
这几年,学校已经开始尝试采用订单培养、进厂建室、引厂入校等方式,与雅戈尔、美国通用等知名企业合作办学,还引进、成立了宁波市工业设计学会等等,为企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一线工人。就在不久前,宁波几个大企业的“领头人”还纷纷找到了学校,希望在学校定向培养“高级蓝领”。也有几个企业干脆把车间搬进学校。学校还主动“走出去”,落户模具城内,成立宁波国际模具产业开发中心,为城内模具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带去的激光熔覆与强化、焊接、切割等技术应用于模具制造行业,去年实现产值1800万元。
常山县新桥乡卫生院病人段金寿:
看病可以不出村
躺在病房里开着空调、看着电视,条件简直比家里还好。我们新桥乡卫生院位于常山最偏远山区,建院时只有1名乡村医师,现在共有9位专业医护人员;从最初的一支听诊器、一个体温表、一支血压器“三大件”已发展到拥有B超、X光、血球技术仪等“新三大件”,而且,医疗条件上去了,质量提高了,农民负担反而少了。以最普遍的感冒为例,以前检查、开药、治疗等一路下来,怎么说也得七八十元,但现在药价实行了“零差率”,最多也就二十元左右,便宜得让大家感到吃惊。
现在村民一般毛病已不再出乡看,但是村级卫生服务站的条件仍相对较差,很多人不是很放心。特别是大山里,村民居住得比较分散,到卫生院看病很不方便。像我患的是高血压,经常要到卫生院治疗,这一趟山路往返下来就有30多公里。大家都希望感冒发烧之类的小毛病最好不要出村治疗,而一些毛病能够及早发现,不被耽搁。希望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卫生投入,提高乡村医生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