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报道 更多...
·乔传秀:认真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扎实...
·记者“潜伏”水军网站 半小时就能制造...
·浙江省委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全...
·催人奋进新征程——浙江代表团出席闭...
·我省全国人大代表返浙 78件议案被大会...
·在这里读懂中国——记者眼中的全国两会
·浙江代表、政协委员畅想“十二五”
·圆满完成大会各项议程 浙江全国人大代...
两会天天报 更多...
·【第10期】反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9期】浙江吹响进军蓝色海洋的号角
·【第8期】减轻学生负担增加老师收入 ...
·【第7期】GDP考核被淡化 评政绩看百姓...
·【第6期】两年前建议今朝实现 义乌试...
·【第5期】习近平寄望浙江:促转型发展...
·【第3期】四大“热词”聚焦浙江代表团
·【第2期】张德江寄语浙江民营经济“把...
代表委员面对面 更多...
·齐奇代表:法律体系形成关键要执行 建...
·雷后兴呼吁加大监管防医保卡变购物卡
·重庆公安局长乔装的哥了解民情 乘客打...
·代表委员:地震教育要纳入中小学课堂
·人大代表:政府采购猫腻太多导致集中...
·张金如代表:收入分配体制要尽可能多...
·大口径牙膏太浪费 陈海啸代表建言调整...
·湖州市长解读民生财政 要持续支出保障...
图说两会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2011全国两会 > 两会速递 正文
在“十二五”征程中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加快转变”是关键

  要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目标,根本途径在于加快科学发展的步伐。代表委员们表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5年,关键要在“加快转变”上下功夫、见实效。

  从现在起,距离2020年只剩下不到10年时间了。一些代表委员在审查审议讨论中谈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中,一些总量目标相对容易实现,但涉及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质量、社会事业发展的目标实现难度较大,解决不协调、不平衡问题尚须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不转型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就没法转型。风调雨顺、舒舒服服对长远发展不是好事,痛下决心以改革促转型,发展之路就越走越宽广。”浙江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代表深有感触。

  为确保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

  “这五个坚持,既是转变方式的路径,更是一种倒逼机制,加快转变,已经时不我待。”邱继宝说。

  早转主动,能够实现更好更大的发展;晚转被动,付出的代价大,对发展全局的影响大——这是代表委员们的共识。

  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申瑞涛代表说,针对第二产业畸重,第一、第三产业比重较小的经济结构,山西实施“十二五”规划,“就是抓住增长方式转变这个关键,从以往投入型增长向技术型增长转变,走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效率提高的路子”。

  “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要将技术创新,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作为产业发展的立足之本。”围绕产业转型,全国政协委员赖明一语中的。

  对这一观点,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省长李学勇不谋而合: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省,谋求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新的华丽转身,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推进产业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省份。

  代表委员们注意到,未来五年,我们要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同时,对改造提升制造业、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等作了具体部署。

  “这些举措抓住了当前结构失衡的要害,关键在于痛下决心,狠抓落实。”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代表说。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王金祥提出,要特别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从规划引导、统计监测、布局优化、重点突破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协调部署。

  针对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这一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代表委员们表示,未来五年,必须着力推进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和人的生活生命质量共同提升,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为此,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代表认为,要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衡量“调结构、转方式”成效的重要指标,积极发挥环境保护对“调结构、转方式”的促进推动作用。

  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科学发展提供导向,转变方式路径明确,‘十二五’发展之路由此更加光明、更值期待。”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代表说。

  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核心

  过去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但也要看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期待不断涌现,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人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新期待,是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许多代表委员表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代表委员对“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关于民生的翔实部署表示高度认同。

  正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代表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执政为民宗旨的充分体现”。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两个同步”,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多项举措中的一大亮点。

  “努力实现‘两个同步’,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使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生活的关键。”全国人大代表李云峰认为,规划的部署切中了要害,要通过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城乡居民的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重点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收入。

  出台四大就业保障、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新增1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新增600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均增长达到两位数、显著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明确个人所得税改革路径、新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社会保障卡发放数量达到8亿张、让“国企利润”更加惠及民生--“十二五”规划中的“十大改善民生行动”为亿万人民绘制了建设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路径图”。

  “规划中,GDP增长目标降低,而居民收入增长目标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单列一章。”全国人大代表胡有清认为,这表明坚持民生优先,是党和政府未来5年工作部署的一个重要导向,充分彰显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理念。

  “‘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开篇,以实现发展宏伟蓝图结尾,体现了党的意志、国家意志、人民愿望的高度一致性。”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向巴平措代表说:“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未来五年的重要发展目标,体现了党和政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转发到: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浙江在线微博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环保部谈“十二五”任务: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问题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十二五用煤将增10亿吨
·抓住机遇,为中国赢得更好的未来
·茅台董事长:茅台还有涨价空间 让老百姓喝得起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