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圆桌]
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公费旅游
“三公消费”如何让人不再雾里看花
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和公费旅游,历年虚耗国帑支度惊人,被百姓深恶痛绝。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向“三公消费”亮剑:要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
代表委员和网民们认为,治理“三公消费”的方向已经非常明确,但要落到实处我们还亟待跨越“三重门”。
第一重门:公开“三公消费”支出 让百姓心中有“数”
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戴柏华日前表示,财政部将公开2011年中央预算部门出国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的经费预算总体情况,中央预算部门相应公开本部门出国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的经费预算。
长期以来,我国“三公消费”一直是本糊涂账,各种版本层出不穷,但多见于专家学者的研究测算,以致于在百姓心中“三公消费”成了巨大的财政“黑洞”。
【网言网语】 网友“幸福的蓝色琉璃”说,公开“三公消费”不应止于中央财政,应当由上至下推行,直到居委会、村委会和国有企业,形成一个常态化机制。约束政府的行政成本是为了将纳税人的钱花在刀刃上。
网民“秋天的菠菜”说,公开就是一大进步,纳税人有权知道政府部门是如何开销的。中央能公开,地方也应该能做到!
【代表委员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郑杰民认为,公开“三公消费”是多年来百姓的呼声,也是近年来全国两会的焦点话题之一。万丈高楼平地起,首先应该算清楚每年“三公消费”的数字,然后才可能厘定其中合理、不合理的成分。公布数字有利于百姓参与监督和尊重百姓知情权。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从不断压缩的数字可以看出中央治理“三公消费”的决心和成绩,但是每年实际消费多少,仍属于“犹抱琵琶半遮面”。他本人8年来一直开着私车上下班,每个月领取1000元补贴,每年可节省公车支出约8万。少用一辆公车一年能省几万元,全国所有公车花销之巨可见一斑。
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戴柏华8日表示,今年将公开2011年中央预算部门出国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的经费预算。还将指导和推进地方预算、决算公开,人们所期望的政府预算公开将不再遥远。
“经过批准的财政预算,凡是不涉密的都应当公开。”全国人大代表傅企平指出,事实上,2008年起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就明确规定,财政预算、决算报告等政府信息应重点公开。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预算公开加快推进,但离条例规定还有明显差距,公众期望政府预算公开来得更快一些。
第二重门:“预算账单”要明白 通俗易懂是关键
去年全国两会后,财政部向社会公布了12张中央财政预算表,74个部委和一些地方政府也进行了预算公开。然而在所有公开的预算中,笼统的分类使人们看财政账单如“雾里看花”,“三公消费”更是难觅踪影。
我国的预算决算有着一套相对严格和完备的制度体系约束。将“三公消费”列入财政预算是历史性进步。但由于预算报告总额巨大,涉及领域众多,每个支出项目最小都以亿元为单位,所以很难分清“三公消费”的具体分布。一些地方政府向人大提交的预算报告,经常把“三公消费”掺杂到各种名目下,为暗渡陈仓铺垫。
【网言网语】 网友“金矢9915”说,上级领导来了能不接待吗?接待能不吃喝吗?这种消费随便做账就可以了,怎么检查?
网友“红中”说,我们相信有关部门肯定会继续努力,不断增加预算公布的具体项目,这种细化过程将永无止境。
【代表委员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财经大学公共财政研究中心主任蒋洪说,把账单公开让大家看,要比单纯去谈遏制“三公消费”要好。如果政府预算大家都能看明白,官员就不敢随便花老百姓的钱。财政部已决定从2011年起公开“三公消费”预算,这是非常积极的一步。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曦说,遏制“三公消费”就要从“细节”入手:公开“吃喝账”,把菜单和酒水都“晒”出来;公开“汽车账”,把用车品牌、汽油支出都公开。
“三公消费”要公开,关键是公布的科目要细化,而不是笼统类别。叶青代表认为,我国预算科目共设“类、款、项、目”四个级别,此前公布的预算报告多数公布到“类”和“款”,具体的行政开支从中看不出来,对每项支出花了多少钱不能一目了然,合不合理更无从判断。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认为,“预算账单”要明白易懂,一是要推进预算精细化和科学化,防止随意变更;二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没有纳入预算的绝不支出,减少花钱的随意性;三是加强财务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责。
第三重门:铺张浪费要遏制 配套改革要跟进
针对时下一些地方频频出现的天价吃喝、豪华采购现象,一些代表委员呼吁,要实现“零增长”目标,必须刹住奢侈浪费之风。
【网言网语】 网友“桃之夭夭”说,公开数据与监管必须同时进行,对违规者必须严厉处罚,违反财务规定的要追究法律责任,否则“公开”就毫无意义。
网友“何清华”说,整治“三公消费”,如果不能出实招、出重拳,“三公消费”将难以遏制。因此,要强化法律监管,将不当“三公消费”纳入惩治腐败的范畴。
【代表委员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陈忠林认为,遏制“三公消费”核心在于加强监督,“三公消费”的一大特点就是把合规行为与违规行为混杂在一起,例如借考察、开会之际公款旅游。同时,应该严格政策规定,健全法律法规,把监督落在实处。
全国政协委员杜黎明说,现行公务车管理制度存在运行成本高、资源利用不充分、奢侈浪费较严重、公车私用较突出和货币补助当福利等种种弊端。对此,应严肃查处超标超量配置专车、擅自配备专车、公车私用等违规行为。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少仙认为,要让“三公消费”实现零增长,就应切实降低行政成本。“修订预算法,已经列为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重点。”预算制度的修订和完善,意味着国家将进一步把好全国财政支出的“总闸门”,拧紧公务消费的“水龙头”。遏制铺张浪费,不仅需要财政预算支出的公开透明,还要健全有关制度的监督体系,发挥人民群众和媒体的监督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陈秋生提出,降低不必要的“三公消费”,“严格预算管理是第一道关,‘三公消费’不能随意挪用挤占其他事项的预算支出。与此同时,还应全面治理‘小金库’,杜绝资金在预算外运行。党政机关经营性资产剥离要彻底,从根本上消除产生‘小金库’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