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厦千万间,雪域换新颜。
光阴荏苒,六十一甲子,历史见证高原沧桑巨变。
那曲羌塘草原,伴随海拔高度的起伏,一个个崭新、整齐的高原村落出现在蓝天碧水间,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点亮了家家户户的屋顶。
无论是散落在藏北草原的农牧民房舍,还是集中于城镇街区的居民住宅,都传递着一个强烈的信息,西藏人民的居住条件和人居环境正发生着历史性的深刻变化。
有这么一组数据,西藏和平解放后、民主改革前的调查显示:全区没有住房的人口占到总人口的90%以上,广大牧区以帐篷为主要居住方式,按当时人口计算,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连人身自由都没有的广大农奴的住房条件极其悲惨。
时至今日,我区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3平方米,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2.83平方米,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梦想。
“以前,我们住的是破旧的木板房。现在,一家四口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安居新房,还购置了电视、冰箱等电器,生活是越来越好了。”达孜县德庆镇德庆村村民巴桑提起安居工程,眼里透着喜悦的光彩。
在西藏,像巴桑一样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的农牧民,截至目前已达27万户。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可喜变化,无不得益于自治区于2006年开始实施的农牧民安居工程。
“十一五”伊始,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整合资金,实施以农房改造、兴边富民、游牧民定居和扶贫搬迁为重点的农牧民安居工程,这一举措将彻底改变广大农牧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面貌。
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提出,到“十一五”末期,使全区住房条件较差的27.48万户中的80%,即21.98万户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的房屋。
安居工程以“政府扶一点、援藏帮一点、银行贷一点、群众筹一点”的方式,最大限度降低了农牧民群众建房成本。从普通农牧民家庭到绝对贫困户,补助标准从1万元到2.5万元不等。以“宜改则改,宜建则建,宜迁则迁”的原则,尊重农牧民群众的选择,尊重农牧民群众的生活习惯。通过5年的努力,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取得了巨大成绩,不仅提前1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而且使全区所有住房条件较差的27.48万户农牧民群众全部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房屋。到目前,全区有140余万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的住房。
现在,在西藏广大的农牧区,最吸引眼球的是一栋栋崭新的住房,它们或是独家小院,或是整齐划一连成一片。安居房成为西藏农牧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安居工程建设中,自治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总体要求,积极推进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安居工程建设所到之处,农牧民不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还过上了有滋有味的好日子,生活更有奔头了。
2008年,自治区财政整合资金108亿元,实施农村通电、通路、通水、通讯、通邮、通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六配套”建设。农牧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步伐加大,农牧民住上了新房,用上了自来水,还看上了电视,听上了广播。
在实施安居工程过程中,为了增强农牧区民房抗震设防能力,确保农牧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自治区从2009年起对全区农牧民已建农房实施抗震加固,并对新建安居工程同步实施抗震设防。截至2010年10月底,已对41384户新建农牧民安居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投资2.7亿元。
针对行政村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薄弱环节,我区对全区500个行政村,开展了农家书屋、综合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村级广播文化资源信息共享、流动电影服务、村卫生室医疗设备完善、太阳能公共照明、村庄道路建设、农村垃圾污水整治、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村庄绿化美化工程等十项工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的试点工作,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保障农牧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要“安居”,更要“乐业”。在安居工程的带动下,农牧民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过上了文明幸福的生活,纷纷称赞安居工程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幸福工程”。
在拉萨市,广大群众抓住机遇,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纷纷组建了农牧民采石队、运输队、施工队、木工队、绘画队等参与工程建设,有效解决了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农牧民的腰包比以前更鼓了。
在林芝地区,农牧民群众纷纷依托自家的新居开起了家庭旅馆,搞起了富有特色的“体验式旅游经济”。风光秀丽的高原牧场、风味别致的藏餐藏味、蓝天白云间独特的藏式民居,吸引了众多自驾游的爱好者和组团游客在此停留。
昌都地区察雅县卡贡乡,在安居工程实施期间,积极开展特色产业项目和庭院种植经济,带动当地农牧民自力更生,发家致富。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卡贡乡经济林木种植已达1100多亩,老百姓的收入逐年增多。
通过60年的努力,我区广大群众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在雪域高原的各个角落,随着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的梦想成真和农牧民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农牧民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如今的西藏各族农牧民过着富足而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