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政府都组建了包括传统歌谣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并制定了相应发展规划,一些广西少数民族歌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得到扶持与资助。政府还鼓励、支持传统“歌圩”活动,倡导原生态民歌的各种赛事,坚持扩大民族歌谣的生存空间,目的就是积极推动“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近年来提出了建立“图们江流域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初步规划,在发展思路、工作举措、资金投入等方面积极推动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目前,朝鲜跳板秋千、长鼓舞等10个项目已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据悉,今年6月刚刚挂牌的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第一个“非遗”展馆。这一展览馆的设立,也意在提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中最需要保护的就是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代表作项目名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重要,十分迫切。”祁庆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