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一些记者在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我国第一颗东方红卫星发射场采访(2006年9月3日摄)。该发射场1962年规划,1966年建成,1970年4月,成功地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1981年9月,成功发射“一箭三星”,1987年为国外成功进行了搭载试验。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资料图片:一位记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一个光学测量点遗址采访(2006年9月3日摄)。1960年建成的这个光学测量点位于茫茫戈壁滩上,主要用于导弹火箭和卫星发射的光学测量。1980年,该光学测量点退役。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随后,记者来到另一处发射场,如今已经成为少人问津的“遗迹”。远远望去,一座上书“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白色铁塔表面已经光鲜不再,它的不远处,另一座曾经执行了神秘的航天发射试验的塔架,如今锈迹斑斑,颜色难以辨认,独自静立。据介绍,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就是在1970年4月24日,从这里发射升空的,开启了中国进入宇宙的旅程。
短短的时间里,中国航天科技就改天换地,如今的日新月异更是将那段岁月远远抛在身后。但历史却不能被忘记。
记者攀上生锈的塔架,触摸过往的神秘。铁架楼梯嘎吱作响,一些部件已经松动,几个按钮裸露在空气中,仿佛在告诉人们,这里已经不再是最高机密。
疾风穿透铁架的缝隙,呼啸而过,历史也同时被穿透。
距离这片“遗址”一段距离的地方,一座烈士陵园更为安静地躺在密林之中。长眠在此的人们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
一座座墓碑静默地躺在天空之下,一轮晴日忽然化为阴云,淅淅沥沥下起雨来,打湿了黑色的大理石墓碑。
他们有的在岗位上牺牲,有的英年病逝,一些人离去时只有二三十岁。
现在,这些灵魂静静躺在这里,继续注视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等待下一次的点火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