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繁荣 硕果累累
2011年金秋时节,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排练厅。演员们正和着节奏强劲的音乐,演绎万马奔腾的景象。
为了即将第二轮演出的原创舞剧《马可·波罗》,导演陈维亚在征求观众意见后对剧中不少细节进行了修改。“我们在第一场增加了这段很重要的舞蹈,表现当时男性热情奔放的气概。”陈维亚说。
与这部原创舞剧排练同期进行的,是2011年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活动——9家文化部直属艺术院团为观众奉上了36部作品65场演出。从关注打工者命运的现实主义题材话剧《问苍茫》到根据朱德庸漫画集改编的同名儿童剧《绝对小孩》,新创剧目占据“半壁江山”,共计18部。
近年来,改革创新新举措和人民群众新期待为我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广大文艺工作者意气风发,文艺创作更加积极活跃,我国文艺各个门类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不久前,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张炜《你在高原》、刘醒龙《天行者》等5部长篇佳作胜出。在过去的4年间,具有申报奖项资格的长篇原创作品达7800部之多。正如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张未民所说:“长篇小说的兴盛是新世纪中国文明复兴的缩影。”
长篇小说只是一个代表。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各个领域的文艺工作者自觉投身生活实践,用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文艺形式,努力生产出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今年9月,孟京辉导演的小剧场话剧《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在美国演出大获成功,演员夸张的肢体语言与特别设计的英文包袱镇住了场面,让美国观众笑声不断。
如今,多元发展的话剧艺术广泛影响大众。根据北京演出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市2010年话剧演出达2919场,话剧观众人数达152.5万人。
随着走进剧场的观众增多,话剧舞台愈加多彩。2010年中国产出舞台剧4000台,演出市场收入108亿元,其中新创作并首演的剧目每年达上千种。
——票房是生产力,也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2009年,国产电影《建国大业》取得了4.2亿元票房,打破了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维持了长达12年之久的国内票房纪录。2010年,电影《唐山大地震》又凭借6.73亿元票房刷新了国产电影票房纪录。
——文艺工作者利用重大节庆契机,推出一批主题突出的优秀艺术作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艺术家们共同创作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受到广泛好评。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就有110余台优秀剧目参加,演出近400场;而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来自全国各地新近创作的65台优秀剧目集中亮相。
借助新的技术手段,文化迅速传播形成热点——
易中天讲三国、于丹讲论语、闫崇年讲清史……最近几年,借助电视的力量,文化一次次成为舆论热点。“这一方面说明了文学和文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市场价值的厉害,把文学娱乐化、通俗化、人情化、实用化了。”著名文学批评家雷达说。
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各种新的文化产品形态层出不穷——
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增长迅速,2011年6月多达近2亿人,网络文学影响力不断增强,更多传统文学作家借助网络发表和传播作品,网络文学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热播。
借助旅游等市场,一批新的舞台剧在各地长久上演——
《云南映象》《梦回长安》《印象刘三姐》等舞台剧和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成为民族舞台文化市场的运营典范。在杭州,《宋城千古情》累计演出12000多场,接待观众2800多万人次。一批大型文化主题公园进入迅速扩张期,深圳华侨城在深圳、北京、成都、上海运营的4个欢乐谷去年游客接待量达到1000万人次……
面向世界,中国文化释放出更多的魅力——
从《风中少林》《云南映象》等赴海外演出大受欢迎到在全球建立300多所孔子学院,从中法文化年期间埃菲尔铁塔披上“中国红”,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亦真亦幻的中国水墨,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一个文明、开放、包容的文化中国新形象。
家住河南南阳的著名作家二月河,最近正忙着出版两本散文随笔集。谈起文化发展繁荣的景象,他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文化发展的环境十分宽松,我看好文化事业的发展前景。”
“十一五”刚刚结束,“十二五”开始启程。文化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单独设为一篇,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3个方面对“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目标。
金秋十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
这将是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
改革的时间表进一步细化,文化发展前景更加清晰:2012年以前,要基本完成中央已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十二五”末,村村通工程力争基本实现农村地区广播电视“户户通”,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将更加丰富,实现人均年拥有图书5.8册、期刊3.1册,每千人拥有日报达到100份,国民综合阅读率达到80%……
人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历史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华文化一定会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