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0月23日电 钢铁产业链可说是进入一种“轮跌”的行情,建筑钢价与矿价轮番大跌,线材的吨价周跌幅高达400元;进口现货矿的吨价周跌幅也达到13美元。“这种跌幅让人吃惊”。据国内知名钢铁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提供的最新市场报告,目前国内钢市可说是“笼罩”在一片恐慌氛围当中。
据机构监测,上海建筑钢市在多重利空的打压之下,出现了“去年下半年以来最大一波周跌幅”,线材吨价大跌400元,螺纹钢吨价跌幅也接近200元。截至21日,西本指数报在每吨4350元的价位上,一周下跌170元。目前,沪上优质品二级螺纹钢代表规格的吨价调整至4250元,一周下跌180元;沪上优质品三级螺纹钢报价调整至每吨4480元,一周下跌140元。不少市场人士都说,钢价出现了少见的大跌,市场恐慌气氛在蔓延。
分析此次钢价大跌的“直接导火索”,可以说来自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大幅走低。国际矿商“主动”下调四季度的协议矿价;作为建筑钢最直接的“原料指标”的钢坯价格,一周内每吨更是暴跌了450元,“这都对钢材市场的走势形成重大的利空”。目前,河北地区国产铁精粉价格加速下跌,在钢材市场走势持续疲软的情况下,钢厂一般不敢大量采购铁精粉,库存水平普遍较低。进口现货矿价也是大幅下跌,目前63.5%品位的印度粉矿报价在每吨155美元左右,一周下跌13美元。在进口矿价连续大幅下跌之后,有些贸易商已不再对外报价,以观望为主,现货成交“几乎为零”。矿山企业在“日益变冷”的市场面前,也被迫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
在市场“寒冬”面前,下一步关键是要看钢厂如何反应。在最近一周内,武钢、鞍钢、本钢、首钢等板材厂家相继出台了11月份价格方案,出厂吨价普遍出现150元至500元的下调,“没有追随宝钢最先开出的平盘政策”,这说明市场的大跌已对板材企业的订单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建筑钢材厂家的最新出厂定价更是全面大幅下调,部分钢厂一周内累计吨价降幅超过300元,市场上许久不见的“保值销售政策”也被部分钢厂再度推出。尽管如此,市场价与钢厂价的“倒挂”现象还是存在,钢厂组织合同较为困难,后期价格仍面临进一步下调的压力。钢厂的产量释放还是处于高位,据中钢协最新统计,10月上旬全国粗钢日产量为193.39万吨,旬环比增长0.18%。随着亏损面的扩大,国内钢厂局部停产检修的安排已有增加,这会减轻后期市场资源供应的压力,但“到底会减到何种程度”,目前还是未知数。
相关机构分析师说,受“买涨不买跌”心理的影响,钢市上终端用户普遍推迟采购。目前市场各个交易环节资金均较为紧张,各方操作更加谨慎,以往以垫资或承兑汇票等方式进行的交易大为减少,现款交易逐步占据主导,使得市场整体交易气氛更加冷清。现在全国钢市库存水平明显高于去年同期,部分钢厂的厂内库存迅速上升,局部的产量调整还难以对整体供求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在决定钢市走向的供求、资金、成本等因素未见实质性利好之前,国内钢价企稳的难度仍相当大,钢市仍将惯性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