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的一天下午,我应约来到新华社原副社长兼总编辑冯健的办公室。冯老拿着昨天我交给他的采访提纲,正在边看边思索。秋日暖阳透过玻璃窗照进办公室里,把房间照得很暖很亮。冯老显得气色很好,他风趣地说:“我就按照你出的题目答卷子吧!”
“这次,中央有关五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的意见非常重要,落实此次活动可以起到三个作用:一、提升报道的质量和水平;二、加快培养新闻人才;三、有助于新闻工作者和媒体‘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只要践行这次活动,其结果必定是既出鲜活报道,又出优秀人才。”他说,这三句话缺一不可,而最根本的应是第一句话:走基层。冯老对“走转改”的践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冯老说,新华社一贯重视调查研究,要求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材料,不可浮光掠影,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他对我谈起上世纪50年代初,新华社开展的那次“练笔”运动。当时,从社领导到记者、编辑,从总社到分社,都积极参加了这次业务训练活动。 “练笔”运动的目的,不只是减少编辑记者写作中的错别字和误用标点等技术性差错,最根本的是要人人树立新闻必须真实这个刚性准则。冯老说,他没有学过新闻专业,那时他进新华社也才四五年,至今都不能忘记“练笔”运动对他的教育。
冯老还提到,上世纪50年代初,新华社还提出了“双联”(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和“双先”(先进人物、先进经验)的报道方针。实践证明,这个报道方针是正确的有效的,与“走转改”的精神也是一致的。
冯老谈到,1986年春节前后,他曾随胡耀邦同志在云南、贵州、广西的革命老区、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考察的一次采访。他说,胡耀邦是他非常敬重的一位领导,胡耀邦经常深入“老、少、边、穷”地区调研的作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年,从2月4日到20日,胡耀邦一行穿越崇山峻岭,深入地头田间,看望各族群众,慰问工人农民。冯老说,1986年春节,是1982年以后胡耀邦和群众一起度过的第四个春节了。那年元旦,他是先到南沙群岛和守备部队官兵一起度过的。冯老回忆,在云、贵、桂三省区结束考察返回北京的飞机上,胡耀邦对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温家宝和他说道:“这次报道我的讲话,要突出讲: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经常到群众中去,到基层去,进行调查研究,密切同广大群众的联系。这不仅可以形成一种好的风气,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实现正确的领导,减少失误。”冯老说,他不能说出胡耀邦曾经去过多少个县进行考察调研,但可以肯定胡耀邦去过多数省和很多县进行过考察调研。
我问起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传统,冯老说,我国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名篇佳作,如范长江的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夏衍的《包身工》,萧乾的《到莱茵河的前线》,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穆青的《雁翎队》等,无一不是作者在基层、在现场、在群众中深入采访之后写出的。这些好传统、好作风都是值得我们后来者学习的。
我要求冯老谈一谈新华社老社长穆青。他沉思了一会儿,说,穆青是我的老领导,也是我的良师益友。穆青最大的特点就是努力保持自己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穆青常说“勿忘人民”。他非常喜爱清代人郑板桥的一首诗——《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穆青曾说,一个封建时代的县官,尚且对劳动人民有这种感情,我们共产党人应该由此受到什么启发呢?
在我们的谈话中,冯老谈起,1958年“大跃进”时期,浮夸风和“共产风”泛滥,自己由于崇信中央领导和中央的有关决定,也由于自己没有对实际工作和到基层群众中深入进行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采写了多篇钢铁工业方面的浮夸新闻。至今每当忆及,还感到惴惴不安。
今年是新华社建社80周年。新华社已经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回溯80年,深感前辈们为新华社的光荣历史铺路搭桥,前辈们为传承历史披荆斩棘,前辈们为续写新华社的华彩篇章呕心沥血。今天我们践行“走转改”,应结合新华社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之发扬光大,以期新华社的事业繁荣永续。(赵春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