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十周年纪念日。
十年前预期的变化是否如期发生?十年中,行业内的中国企业与世界的对话开展情况如何?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呈现出怎样的态势?行业出现了哪些结构性的调整,未来向何处去?行业的对外开放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具体影响?
面对过去十年,我们似乎有太多的疑问。从上周起连续三期,本报记者将按照行业细分,从行业趋势、对相关企业影响与老百姓切身感受等方面,为您盘点入世十年中国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
本期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学院执行院长陈宪教授和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民生发展报告》主编王泠一博士,针对本期涉及的零售、资源、旅游与文化四个行业入世十年的变化进行了高屋建瓴的点评。
资源篇
企业
意大利北部小城摩德纳是欧洲的“引擎之都”,这里汇集了世界名车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等多家公司总部,因此大批顶尖加工制造厂落户于此。今年4月,宝钢旗下宝钢欧洲有限公司通过入股当地的一家钢材剪切中心,成为众多加工制造厂中的一员。
入世十年,中国钢铁年产量由1亿多吨上升到了6亿吨,占到全球总产量的44.3%,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钢企不但没有受到国外钢企的冲击,还走出国门,将中国钢材卖到海外。宝钢欧洲有限公司就是众多走向海外的中国钢企中的一家,从最初的204万欧元注册资金到现在拥有资产1.86亿欧元,代表处及子公司布向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乃至阿联酋,成为欧洲发展最迅速、最具影响力的中资企业之一。
入世十年,中国对很多国际资源类产品的影响在增大。以大宗商品为例,随着近年来资源开放边际成本越来越高,加之国内需求与供应双向总量较大,中国缺口足以对国际市场产生影响。有时候几乎到了“中国买什么什么涨,卖什么什么跌”的程度。
不过,入世并没有让中国企业在争取国际话语权方面取得太大进展。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消费和铁矿石进口国,但多年来,中国钢铁企业在铁矿石定价方面始终没有话语权。即便从2003年开始,中国钢企可以参与铁矿石谈判,但也没有获得相应的地位和权益。今年一季度,中钢协统计的77户大中型企业产品销售利润率只有2.91%,利润总和还不如掌握铁矿石定价权的三大巨头之一。
在其它资源类商品领域,中国企业也没有获得应有的话语权——如在石油石化领域,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但在国际原油进口价格方面,我国企业却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在稀土领域,作为全球稀土第一大国,中国稀土产业格局的现状却是在高价购买外资的稀土产品。
资源类产品也让中国成为受约束和限制最多的国家。数据显示,中国连续16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而资源类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所占比例最多。
生活
“93号汽油,7块1毛5!这里便宜啊。 ”在金桥上班的王丽军常去单位附近的中化道达尔给汽车加油。 “因为这里地点比较偏僻,为吸引客源,常搞一些促销活动。 ”
在资源类产品中,可能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就是成品油了。入世至今中国成品油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形成,石化双雄始终处于垄断地位,在发改委圈定的基准价范围内,制订或调整对自己有利的零售终端价格,所以成品油价格的涨跌幅度并不大。但随着一批外资企业,如道达尔与壳牌等,进入石油石化领域,成品油价格在小范围内还是有些浮动空间。
“现在,汽油零售价格已经不再像原来一样‘铁板一块’了,给汽车加油时老百姓也可以‘价比三家’。像在中化道达尔加满一箱油就比在有些加油站节省10.45元,一年下来能省下好几百元。 ”王丽军说。
王泠一点评
新中国曾经被早期的决策层认为是“地大物博”,大庆油田、铁人、李四光等长期以来一直就是国人从资源上认同民族经济自立和国家独立自主的精神象征。入世前夕,我国已经出现了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就是号称煤都的大同,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所以,入世前夕的干部培训教材中,比较强调的一点原则就是要利用好国际、国内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国际市场上,石油、煤炭、铁矿、粮食、木材、棉花等大宗资源性产品,均由现货和期货方式运行,均由西方金融资本操纵和投机。入世十年,中国资源业初步适应了西方设计的市场游戏规则。但在一些领域严重缺乏定价权和话语权,尤其在石油进口和铁矿石谈判中屡屡陷入被动局面;破解难题还有待时日。
旅游篇
企业
“2001年的时候,看到大街上有外国人会觉得惊奇。现在,无论在哪里遇见外国人,都再正常不过了。”上海市旅游局国际旅游促进处副调研员陈平告诉记者,“这充分说明国人的眼光开阔了,对世界的认知程度也有所提高。 ”
在这背后,入境旅游起到了关键作用。上海市旅游局数据显示,2001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约200万人次,到2010年已达到850万人次。十年间,入境旅游人数翻了4倍。在人数增长的背后,入境游客的构成也有所变化。陈平介绍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来华游客增势显著。十年前,圆“上海梦”的日本游客仅数十万,如今已突破100万。每年来沪的美国游客也已超过50万人。放眼全国,2010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及地区达140个,2010年出境游人数为5700余万人次,据预测,2011年出境游人数更是会达到6500万。“回想一下,十年前,到中国来的外国游客大都是组团,如果没有导游寸步难行。现在,很多外国旅客只要订好酒店,拿着地图,就能在中国自助畅游。 ”
国际游客的进驻带动了国内旅游产业升级。以酒店业为例,十年前国际品牌还很紧俏,如今已经大量覆盖。除了五星级酒店,中档酒店及经济型旅馆也能满足不同客源的多元需求。但陈平也强调,虽然入世十年带动了旅游行业的运转,增加了相关就业机会,但要成为国际性的旅游都市,还有很多配套要完善。 “例如出租车行业,投诉没有英文接待。如果外国人在中国突然遭遇身体不适,看病不便也是问题。 ”陈平透露,“法国巴黎旅游局来沪考察时,对上海成为和巴黎、伦敦、纽约同一级别的旅游城市充满信心。要达成这一目标,就要让全世界的游客对上海充满向往。向往有很多大道理可说,但根本而言还是要从细节入手。 ”
王泠一点评
和酒店业相比,旅游业是被普遍看好的一个将面临快速增长的市场。伴随着经济的强劲起飞,旅游开始从消费层面走向服务业层面。从入世前夕上海举行世界500强《财富》年会开始,商务旅行的概念在中国各大中城市得到了普及,也产生了超越传统景点(山水)旅行的市场业绩。五星级酒店、大规模展会、航线航班、货币结算、签证便利等要素,成为旅游业的必要条件。入世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则将旅游业纷纷视为战略产业;在吸引东部游客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国际游客的推介。在这方面,各地成绩斐然;如中部城市长沙2001年的全市旅游收入仅92亿元,2010年达到458亿元,入境游客从当年的22万人次增长到2010年的70万人次;从影响上看,入世为长沙旅游提供了直接与国际接轨的机会,使长沙旅游业经历了“脱胎换骨”式的嬗变,长沙区域性旅游消费中心的形象初步显现。但在出国旅游方面,海外市场对中国人的经济歧视则转为文化歧视。
生活
日前,北京的一对普通老年夫妇成为互联网的焦点。从2008年开始,63岁的张广柱和61岁的王钟津克服了语言障碍和经济压力,自助游览了欧洲、北美、南美地区的数十个国家,并以“花甲背包客”的网名分享了沿途见闻。
看到“花甲背包客”的经历,已经定居澳大利亚的李曼婷心有感慨:“十年前我到澳大利亚读书,当地除了中国学生,几乎没有什么游客。如今,在知名旅游景点,中国游客随处可见。也有很多像‘花甲背包客’这样的普通人能走出国门,看看外面的世界。 ”
11年前结婚的张子浩夫妇曾考虑过出国度蜜月,但由于手续相对繁琐,对国外的情况也不甚了解,最终还是将目的地定在云南。如今,菲律宾长滩、马尔代夫群岛、泰国普吉岛都已成为国人争相前往的蜜月胜地。
在其他领域,旅游的影响也逐步深入。随着平板电脑的普及,更多与旅游产业相关的应用诞生。在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中,多种旅游攻略相关的应用先后登上了排行榜的前20名,下载量可观。有着近十年自助游经验的“驴友”王平告诉记者,这十年来,查询国外旅游的信息越来越便捷,“当旅行成为一种习惯,其他生活的面向也都会交叉互补,形成新的生活方式。这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
零售篇
企业
1995年,北京朝阳区北三环东路开出一家名叫家乐福的超市,营业面积达8000平方米,商品覆盖了从服装鞋帽到食品日用品的各个品类。与当时周边的国营商店相比,家乐福店堂宽敞,商品齐全,很快在消费者中打响了知名度。
“10年前,家乐福在华门店数量不到40家,如今已发展到185家。”家乐福中国区公关总监廖雁回顾说。入世前,外资商店尚在试点,对外资超市的进驻,中国商店的应对稍显仓促。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举了一个例子,荷兰有一家仓储式会员店叫万客隆,国内超市想从中学习,没有从经营模式入手,反倒在名字上下功夫。于是乎,京客隆、慈客隆、洪客隆超市纷纷面世。
入世之初,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曾预言:入世3到5年内,中国零售业60%的零售市场将由3到5家世界级零售巨头掌控。一时间,“狼来了”的惊呼声四起。 2004年,度过入世过渡期后,外资零售业进驻中国的地域、股权和数量限制放开,2004年到2006年间,家乐福、沃尔玛、易初莲花三家外资卖场共在中国开出150家门店,但一边倒的局面却并未出现,相反,外资与中资企业彼此的融合却稳步推进。 2007年,家乐福从欧洲引进“农超对接”等项目,推进了中国农产品销售,拉动了农业发展。明年,家乐福计划将总部设在西班牙的专业从事蔬菜和水果贸易的蔬果贸(SOCOMO)公司引入中国,助推中国产品销往全球。廖雁介绍说,目前,家乐福在华员工超过5万人,99%的员工都是中国人。未来在中国市场的投入还将加大,每年新增门店预计在20到25家,“无论从资本构成还是员工比例来看,家乐福都已经不折不扣地本土化了。 ”
在中国零售市场中,很多本土企业并未被“洋流”击倒,反倒在学习中提升了竞争力,市场份额得到拓展,从业者服务能力显著提高。裴亮举例说,上海华联学习沃尔玛的商品包装箱统一回收管理模式之后,每年节省了100万元的成本。些微的改进积聚起来,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荆林波的话说,“十年过去了,内资零售业从小羊长成了‘喜羊羊’,和外资的‘灰太狼’有竞争,有互补,形成了共生的生态环境。 ”
生活
2001年,家住上海金桥地区的张萍来到开业不久的家乐福,“底楼的停车场就把我看愣了,从来没想到买东西会有这样的排场。”商场中开放式的货物摆放和齐全的品类,也让张萍感慨,“以前在国营商店,买什么东西都是营业员从柜台或者货架上拿,大超市完全自助,同一货品还能挑选,查看生产标识,方便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所有购物清单上的货品,在大卖场都能买到,“一站式购物”节省了很多时间。
随着诸多外资大卖场在中国落地生根,国内卖场也纷纷起步,大卖场已成为零售业的主流业态。“以前购买年货,无论住在哪里,都会赶到南京路上的第一食品商店。现在哪个商圈都有大卖场,不用走多远就能解决问题。 ”在一些外资卖场中,进口商品也是琳琅满目。
此外,电子商务对传统零售行业形成了巨大冲击,不少人已经开始过上网络生活,足不出户就能购齐生活用品。
陈宪点评
根据承诺,在入世后3-5年间,我国将取消所有对外资进入零售业的限制。当时,人们对零售业因此将面临的巨大冲击表示担忧。在欧美发达国家,前三大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占国内社会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而我国这一比重不到10%,仅就这一条——零售业企业规模和行业集中度较低,就足以说明这些担忧不无道理。然而,零售业直面这一冲击,加快了体制改革、业态革新和行业整合,在一大批零售企业关门倒闭、破产重组的情况下,我们发展了一个真正多种经济成分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零售业。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国的消费者在这一场竞争中获益良多,他们的选择增加了,实惠更多了。这也许是衡量零售业入世成效的最好标准。
文化篇
企业
“电视剧《潜伏》里,余则成知道翠平去世的消息后跌倒,那个镜头运用了电影的多机位手法。最后机场离别的场景,也完全是电影的拍法。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朱春阳告诉记者,“通过电影大片的拍法提升电视剧的质量,在国内已成潮流。这与韩剧进入中国带来的刺激有直接关系。 ”
在朱春阳眼中,2005年是中国电视剧行业的转折点。 “入世两年后,中国的电视剧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自2004年起,中国每年生产电视剧超过1.2万集,其中5000多集排不上档期,严重供大于求。 ”但在饱和的市场中,一股“韩流”挤了进来。 2005年,中国引进韩剧的价格相比入世之初涨了5倍左右。当年引进的韩剧《大长今》单集播映权价格为1.1万美元,高于同期的央视热播剧《汉武大帝》。相形之下,中国电视剧“走出去”成效甚微。 2008年,中国电视剧贸易呈现逆差,每出口一部的同时引进3.5部左右,而出口电视剧也并未能“抢滩”海外主流市场。
入世之初,论文化产业的综合排名,中国已跻身世界前五。可那是因为中国劳动力相对廉价、成本较低,在书包、文具等文化硬件上,中国优势明显。一旦涉及创意,就很难与世界领先水平比肩。以电视剧为例,国内电视节目生产商为固定的播出平台而生产,缺乏“全球视野”,产品很难走向世界。“美国的影视剧就强调面向全球生产。动画片《花木兰》,靠东方人的面孔、美国人的心,吸引了世界目光。 ”朱春阳表示。
相对电视剧,入世前后,中国电影的版图逐步向全球拓展,国际与国内的票房对比已基本持平,中国电影也走向了“大片营销”的模式。大片的国际化途径也渐趋多样。冯小刚执导的电影《集结号》中的特效和特技采用了韩国的制作团队。现在,中国有意识地与目标发行区域合作,邀请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星和技术力量参与制作。融入“当地元素”后,中国电影就握住了叩开海外市场的“敲门砖”。
生活
“入世的第一年,我去电影院看了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部,然后就一路追到结尾,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年了。 ”当年还是初中生的陈明,在入世十年中,与哈利·波特共同成长。陈明回忆说,十年观影感知到的最大变化,是国际大片“数量更多,同步率更高。以前要掰着指头巴望着,现在不少片子已经是全球同步上映了。 ”
在图书出版领域,一些变化也在悄然发生。英文原版、艺术设计与中文图书“三分天下”的新加坡叶一堂书店(PageOne)相继在杭州和北京开门营业。在上海,除了老牌的上海外文书店,民营原版书店也有后起之势。复旦大学学生章可近来赶了一回时髦,在学校周边买到了原版《乔布斯传》。
陈宪点评
将文化和产业联系在一起,是后服务业社会的典型现象。上世纪90年代,在发达国家出现了“体验经济”、“创意产业”的发展动向,预示着后服务业社会的来临。这表明,人类社会已经从产品的时代、服务的时代,开始步入文化的时代。从本原上说,这是人们的物质性需求,包括产品和服务两个方面的物质性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后,精神性需求上升到重要位置的必然结果。能够满足精神性需求的要素和产业,就是文化要素和文化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产业发展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其他产业相比,入世对文化产业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在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WTO尚未形成相对完整的制度和规则,我们和发达国家的竞争是制度创新的竞争。然而,必须承认,尽管我们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是,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与大国地位不相称。因此,我们在重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还要利用WTO的平台,发挥中国在制定文化服务贸易规则方面的建设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