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非农业”这两个词,在沈阳市居民的户口簿上,将彻底消失。2009年12月31日,沈阳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全省率先实行“一元化”户口管理制度。这意味着,在沈阳这个拥有近750万人口的省会城市,阻碍居民在城乡间流动的制度性“壁垒”终于被打破。
近年来,沈阳市一直在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一方面,他们不断放宽落户条件,从过去得花钱买城里户口到如今的中专毕业在沈就业并签协议就可以落户等一系列措施,可以说,门槛越来越低。另一方面,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则经历了从暂住证到居住证的变迁。但是,无论怎么变,都没有实现真正的“城乡一体化”。2009年5月5日,省政府出台《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若干规定》,此文件发布后,沈阳市立即研究具体落实方案。终于,在2010年的第一天,给群众送上了这份“新年大礼”。
根据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在沈阳市实行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的“一元化”户口管理制度。以后,各级公安机关在向有关部门和居民出具户口证明时,只写明居民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籍贯、身份证号码、住址、家庭户或集体户,不再标注“农业”或“非农业”字样,户口证明不作为享有相关待遇的依据。
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划分,以具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和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准入条件,逐步放宽城市户口迁移限制,对消除因城乡身份不同而产生的户籍歧视及各种差别待遇、实现公民身份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据沈阳市公安局户政部门相关人士介绍,农村城市户口二元制的户籍制度产生于解放初期,当时主要是为了防止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给城市的就业和全国人民的吃饭生存造成压力。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因此,对人口进行城乡二元制划分是符合当时时代背景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需要让更多人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其前提就是在身份上实现人人平等。长期的城乡二元制无形中将人划分成各种成分,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差别,造成了人从出生就处于不平等的状态。而且农村人口在上学、就业、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方面很难同城市人口享受同等待遇。
沈阳市公安部门表示,接下来,他们还将在鼓励各类人才来沈落户、统一集体户口管理标准、统一购房落户标准、放宽“三投靠”落户政策等方面出台具体方案。
户籍制度改革一直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及至今日,沈阳市终于在全省率先作出了为“户籍”松绑的重大决策,可谓善莫大焉。
户口,或许是烙在每个人身上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最深印痕。而社会发展到今天,现有户籍制度的存在,在限制了人自由流动、割裂了社会公平的同时,也阻碍了社会的整合和良性运行,制约了人口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人口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快速的经济发展必然产生大量的人口流动,美国、澳大利亚等都是世界上人口流动量大、人员迁徙最频繁的国家,同时也是经济高速发展之地。
可以想象,在沈阳市取消户籍地限制之后,阻挡在人口自由流动面前的最主要的一个门槛被清除,为实现公民的择业、居住以及迁徙自由,创造了公平的有利的条件,此举无疑将为沈阳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及今后的经济发展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