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确保完成“十三五”国家下达浙江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目标任务,省政府近日印发了《浙江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浙江计划到2020年:
碳强度比2015年下降20.5%,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氢氟碳化物、甲烷、氧化亚氮、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排力度进一步加大;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20%以上,能源体系、产业体系和消费领域低碳转型取得积极成效;
林木蓄积量达到4亿立方米,森林植被碳储量达到2.6亿吨,碳汇能力明显增强;
统计核算、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低碳试点示范不断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断发展,公众低碳意识明显提升,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社会参与的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逐渐健全。
发展非化石能源
深入推进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以发展非化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低碳化。加快建成三门核电一期,开工建设三门核电二期、三期和浙江三澳核电,到2020年全省核电装机容量达900万千瓦。
适度开发瓯江流域的大溪小溪干流、浙闽交界的交溪流域剩余水电资源,加快推进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到202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800万千瓦和300 万千瓦,生物质(垃圾)发电达110万千瓦。
推进清洁能源替代
加快电动汽车、轨道交通、船舶岸电发展,推行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提高社会电气化水平,到2020年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33%。
提高居民管道天然气覆盖率和天然气居民用户普及率,继续推进工业领域“煤改气”、车船“油改气”,到2020年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0%左右。
发展低碳型产业
加快培育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和文化创意等八大万亿产业,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深入推进服务业强县(市、区)培育、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和示范物流园区建设。到2020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3%以上。
发展低碳生态农业
有效控制农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加快推进有机养分和高效环保农药替代、测土配方施肥、新型肥料应用,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到2020年农药、化肥使用量比2015年减少5%。改善耕地地力,粮食生产功能区内一等田面积达到50%以上。
推动建筑低碳化建设和管理
积极探索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市化模式。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住宅全装修,实现中心城区新出让入或划拨土地上的新建住宅全装修。
深入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到2020年实现全省城镇地区新建建筑一星级绿色建筑全覆盖,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占比10%以上。因地制宜推广余热利用、高效热泵、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绿色建材、绿色照明、屋顶墙体绿化等低碳技术,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消费比重达到10%以上。
建设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深入推进绿色交通省试点建设,加快建设客运专线和城际轨道交通,促进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隙衔接。
全面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加快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加强步行和自行车专用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鼓励低碳出行,到2020年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45%以上、大城市达到35%以上、中小城市达到25%以上。
大力推广电动汽车、混合动力、天然气等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到2020年节能环保型营运客车、公共汽车占比分别达到15%、40%。加快充电(加气)基础设施建设,至2020年建成充电(加气)站1000余座、充电桩21万个以上。
倡导城乡居民低碳消费
树立绿色低碳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弘扬以低碳为荣的社会新风尚。引导民众转变消费观念,推行“光盘行动”,遏制食品浪费。强化阶梯水价、阶梯电价、阶梯气价的运用,引导居民自觉减少能源和资源浪费。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着力构建低碳空间格局
打造以四大都市区为主体、海洋经济区和生态功能区为两翼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根据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和7个省域中心城市的城镇空间布局和功能等级,加快推动城市化与低碳化深度融合。
创建国家级低碳试点示范
杭州、宁波、温州3个国家低碳城市试点要继续深化探索,注重总结经验,加强推广复制。
嘉兴、金华、衢州3个国家低碳试点城市要全面实施试点工作方案,确保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效。
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个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要深入推进创建工作,积极探索工业园区的低碳发展模式,努力争创国家级示范园区。
各设区市要把碳强度降低目标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政府工作报告,制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方案,逐步健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监督和管理体制。
继续实施设区市碳排放强度控制,“十三五”期间:
杭州碳排放强度下降25%;
宁波、绍兴、衢州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23%;
湖州、嘉兴、金华、舟山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21%;
温州、台州、丽水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18%。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