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厉以宁人民日报撰文:中国发展需要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2017年09月26日 15:21:17 来源:人民日报 厉以宁

timg.jpg?x-oss-process=style/w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企业家和优秀企业家精神

  当经济学界最初使用“企业家”这个术语时,并没有专指某一类企业家而言,而是泛指有创新精神、创业精神的从事企业活动的能人。按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说法,企业家就是开拓者、创新者,企业家就是把科学技术发明引入经济生活之中,把经济推向前进的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几十年各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历史来看,各国的政界、经济学界和企业界无不关心创新,无不把创新同企业家的努力、拼搏和开拓精神连接在一起,也无不肯定企业家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一直高度重视对企业家的培育和鼓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习总书记的这段话,清楚地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需要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需要众多的具有开拓精神,能发现机会、整合资源、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爱国敬业的企业领导人、带头人。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既有公有企业,也有非公有企业,还有混合所有制企业,更有无数小微企业,所有这些企业都在朝着追求卓越、开拓市场的方向前进,企业家在市场经济的激励下,为国家的发展、为企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是参与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关键少数”和特殊人才。党中央、国务院从新时期国家战略发展出发,出台《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激发与保护优秀企业家精神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具体举措,意义十分重大。

timg.jpg?x-oss-process=style/w7

  依法加强企业家财产保护的重要性

  要让市场有生气,必须使社会有良好的预期,而社会良好预期的形成首先与产权保护有关。《意见》就“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提出了三方面的措施,一是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二是依法保护企业家创新权益,三是依法保护企业家自主经营权。这三方面的内容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古语云:“有恒产者有恒心”,这句话至今仍然有效。如果社会上的个人产权遭到侵犯,或非公有企业的产权遭到侵犯,法律对产权的保护缺位,那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人们预期紊乱,而一旦预期紊乱,创新创业就会失去动力。这种情况是屡见不鲜的。

  从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状况来看,依法加强企业家财产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唯有使广大人民、众多企业经营者有财产安全感,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公平保护财产权,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法律的最高权威。法律是一视同仁的,法律法规让公有财产和非公有财产一律受到保护,使公众有财产安全感,全国上下都会因为有良好的预期而产生动力和活力。对于政府而言,为了激发和保护企业和投资人,一定要“守信践诺”,取信于民。各地政府不能以政府换届或领导人更替等理由违约,不能将公权力凌驾于法治之上。

  形成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为了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除了要切实保护产权和其他财产权利之外,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意见》提出的通过多种措施,“营造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依规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市场经济是讲究公平竞争的,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企业家的才能,重组生产要素的能力以及冒险精神、市场开拓精神和拼搏精神都会迸发出来。因此,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依法清理、废除一切妨碍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国家或地方政府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标投资应当进一步阳光化,让一切有条件、够资格的企业都能参与竞争,并依法取缔各种不公平竞争和腐败行为。这是非公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迫切的愿望。

  健全企业家诚信经营激励约束机制

  信用是对交易者合法权益的尊重和维护。信用涉及的不仅是目前的交易,也涉及今后的交易。信用扩大了经济生活的范围,扩大了市场的领域,并使交易得以持续,交易成本得以下降。在经济生活中,交易者遵守信用,既是对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的尊重和维护,也是对双方继续交易的推动。“谁老实,谁吃亏”,别人以虚伪待你,你也只好以虚伪待人,尽管这只是一种“自保”的做法,但却形成了一种不正当的社会风气,甚至留给下一代、再下一代。西方有这样一个谚语:他欺骗了所有的人,最后他发现,原来自己也被所有的人骗了!对信用的破坏,固然损害了别人,实质上也使自己遭到损失。这绝对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关系到企业和企业家能否发挥作用、市场机制能否发挥作用的大问题。

  对社会主义社会来说,诚信待人、诚信经营和诚信交易是必备的市场准则。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每一个企业和企业管理人员,实际上有两条底线:一条是法律底线,另一条是道德底线。法律底线不可逾越,道德底线同样不可逾越。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无疑要靠人们的自律,但仅靠自律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快落实《意见》提出的“健全企业家诚信经营激励约束机制”“持续提高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简约性”,依靠信用监管和社会监督,使那些违背诚信的单位和个人受到抵制,受到处分,从而使市场经济的运行法治化和规范化,使交易者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timg.jpg?x-oss-process=style/w7

  为企业和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意见》提出,“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完善对企业家的容错帮扶机制。特别是,社会对那些在新产品试制和新管理营销中踏踏实实工作但走过弯路,甚至有过挫折的创新创业者要加强关注和支持力度,才能激励企业和企业家、创新和创新者。其次,要拓宽企业家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管理社会公共事业的渠道。江山代有能人出,其中有研究人员和发明家,还有企业家和创新创业能人。他们遵纪守法、讲诚信,同时也有参政能力。如果各行各业都有一些思想进步、议政参政能力强的行业代表能有机会积极参加政治活动,一定可以把本行业所了解的信息及时反映给各级政府,为企业及时解忧排难,使企业的献言献策能取得更及时的处理。最后,要加强对企业家的正面宣传。在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有关企业家的信息广为传播,一些未经核实的负面消息使公众困惑,也打击了不少企业家的积极性,还导致一些有志为企业出力的年轻人对舆论产生不信任感,从而转向消沉。因此,加强对企业家的正面宣传十分重要,只有坚持实事求是,鼓励团结稳定,才有助于形成支持、激励企业家的社会氛围。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无论是加强对优秀企业家的社会激励,拓宽企业家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渠道,还是加强对企业家的正面宣传,都是制度建设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解决制约企业家精神的主要问题,多方面改进服务、优化环境、释放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积极信号,必然会提高企业家的信心。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和制度建设的日益完善,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唯有完善了制度建设,营造了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氛围,才能激发出企业家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样的道理,一旦企业家们有了安全感,有了制度的保障,他们就会取得不断开拓、不断创新创业的业绩。

  优秀企业家精神需要继续培育传承

  《意见》强调“让优秀企业家精神代代传承”。从目前企业家精神在国内的表现来看,的确需要加强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传承。

  第一,要引导企业家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强化自觉遵纪守法意识,保持艰苦奋斗精神风貌,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目前,许多企业都重视企业文化工作的开展。企业文化的宗旨是什么?最重要的就是培育企业职工的认同感,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从企业家、企业高管直到每一个普通工人,大家都需要有社会责任感。这种凝聚力,这种社会责任感,就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第二,要大力培育年轻一代企业家。社会上有时流行这样几句话:第一代企业家是创新创业的一代、开拓进取的一代;第二代可能是守成的一代,而到了第三代,却有可能是只图享受的一代、衰落的一代,甚至是败尽家产的一代。事在人为,有不少民营企业家已经觉察到这一点,他们意识到两句古训:儿女胜似我,留钱干什么?儿女不如我,留钱干什么?因此,必须加强对家族的企业家精神的教育,要把前辈的开拓精神、创新创业精神传承下去。政府也应当重视对年轻一代企业家的教育、引导和帮助。年轻一代完全有可能成为继续拼搏的一代。

  第三,要加强党对企业家队伍建设的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强化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强对国有企业家的党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建设中,使国有企业家发扬创新精神、守法律己精神,这不仅是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所必需的,也会对民营企业发挥示范作用,将众多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引导到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的道路上来。

  “二次创业”的高潮正等待着中国企业家群体

  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正在迅速双重转型,即一方面实现从传统的经济向工业化、后工业化和信息化经济的转型,另一方面实现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这两种转型的叠加,涉及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从数量型和速度型的发展方式转变为效益型和质量型的发展方式。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成为当前改革的重中之重。结构性改革不是单纯的结构调整问题,而是以体制改革为治本之策,通过体制的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促进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行业走上新台阶、闯出新道路。这一进程中,企业家精神始终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当前,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双重转型过程中都面临“二次创业”的机遇和挑战。“二次创业”不是传统发展方式的延续,而是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包括推出新产品、新设备、新设计,开拓新市场、形成新优势。“二次创业”蕴藏着无穷的商机,谁有企业家精神,勇于去拼搏开拓,谁就有可能获得成功,市场欢迎企业家大胆闯荡,胜利属于有智有谋有远见的开拓者、创新者。可以预料,创业创新的新一代企业家必将大量涌现。“二次创业”的高潮正等待着中国企业家群体,等待着他们智慧的发挥。常言说得好:小富靠勤奋,中富靠机遇,大富靠智慧。企业家精神既体现了勤奋,也体现了获得机遇的能力,更体现了企业家智慧的发挥。相信在企业家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企业家中,企业家精神必将不断迸发,企业家的国家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必将不断提升。这样,“二次创业”就会持久坚持下去,推动中国经济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形成新的优势,使中国梦早日实现。

  结束语

  经济学是研究效率的。效率有两个基础。一是效率的物质技术基础,二是效率的道德基础。效率的物质技术基础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动力供应、原材料、劳动者素质、管理水平等。效率的物质技术基础固然重要,但效率的物质技术基础所提供的只是常规效率。超常规效率是从哪里来的?它来自效率的道德基础。不妨举两个例子。一个例子是:在抗日战争年代,广大人民群众为什么有如此高昂的工作热情,战士们为什么有舍身杀敌的勇气呢?这就是效率的道德基础发挥的作用。另一个例子是:在特大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比如2008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间,解放军官兵和志愿者为抢险救灾而奋不顾身,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同样是效率的道德基础发挥作用的结果。

  道德力量的调节无疑是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之外的第三种调节。在“优秀企业家精神”激励下所产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和拼搏开拓行为,既反映了时代精神,也反映优秀文化的传承,这正是民族的骄傲、民族的希望所在。

  (作者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标签: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公平竞争;创新;创新创业;社会氛围;创业 责任编辑:蒋敏华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