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4

跳进黄河洗得清了 泥沙每年减少7.6亿吨

编辑:汪江军
导 语

古语云:“黄河清,圣人出”,寓意极为罕见、难得的事情。这件罕见的事情,如今正在变成现实。 如今,黄河在非汛期,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

e9b21bd1549f5887417bffd60bae5a49.jpg

变清的黄河壶口瀑布

  浙江在线9月24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汪江军)“我跳进黄河都洗不清啦”,以后说这句话的时候,黄河可能要在背后默默“翻你个白眼”:“真是河在地上流,锅从天上来,现在我变可清了。”

   流传千年的谚语,到了现代,竟然会不适用了。近20多年来,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成效卓著,正发生着由“局部好转、整体恶化”向“整体好转、局部良好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初步估算,如今每年减少入黄泥沙达7.6亿多吨。

32.jpg

甘肃刘家峡水库调低水位为汛期腾出防汛库容(7月29日摄)。史有东 图

  两大水利工程护黄河安澜

  望三门,三门开,

  “黄河之水天上来”!

  神门险,鬼门窄,

  人门以上百丈崖

  ……

  59年前,我国著名诗人贺敬之先生在三门峡黄河大坝建设期,望着滚滚而来的黄河水和巍峨险峻的大坝工程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三门峡歌》。

  三门峡黄河大坝1961年4月全线建成,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1991年9月12日开始进行前期准备工程施工,2001年底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三门峡和小浪底,这两座黄河上极具代表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在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建成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黄71年的岁月里,两座大坝为保黄河安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中三门峡大坝由“蓄水拦沙”先改为“滞洪排沙”,之后进一步改为“蓄清排浑”,调水调沙控制运用,对水量和泥沙进行双重调节,一般水沙年份水库可以达到冲淤平衡,可以保持长期有效库容,为水库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于1997年截流,2001年底竣工。它不仅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而且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战性的杰作,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小浪底水库拦调泥沙,能够较快地减缓下游河道淤积,还可以通过人造洪峰、调水调沙等运用方式,长期发挥较大的减淤作用,与其它减淤措施相比,在减淤效果、减淤单位投资、影响人口等方面,小浪底工程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e37b344a764688de349bddaeefe381ea.jpg

  多重因素导致黄河泥沙锐减

  水利工程拦沙效果立竿见影,而退耕还林、恢复植被却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

  近20多年来,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成效卓著,正发生着由“局部好转、整体恶化”向“整体好转、局部良好发展”的历史性转变。1999年至2015年,延安累计退耕还林1070万亩,覆盖了当地19.4%的国土面积,植被覆盖度达67.7%。据试验,当坡面生态治理后,使径流不下沟,则沟壑地的径流、泥沙分别减少58%和78%。榆林市一项调查表明,仅由于淤地坝建设,就减少水土流失量三分之一。

  专家指出,除水利工程,气候变化、自然生态工程、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导致黄河泥沙锐减的重要原因。

  随着黄土高原产沙区大量农民外出打工或迁居城镇,导致大量坡耕地撂荒或弃种,从而引发植被自然恢复;但这一因素在测算生态建设产生的拦沙效用时,未被充分考虑。陕西绥德桥沟是一个完全自然修复的小流域,已实现“零耕种”。
   20年前,20毫米每小时的降雨就会产沙,如今70毫米每小时以下的降雨都不产沙。山西兴县瓦台乡前北会村有2000多亩耕地,现在只种600多亩。山西保德县冯家川乡冯家川村有5000亩耕地,耕种的不到1000亩,一些梯田也撂荒了。

   初步估算,以上减沙因素大致每年减少入黄泥沙7.6亿多吨。

   如今,黄河在非汛期,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潼关水文站控制了黄河91%的流域面积、90%的径流量和几乎全部泥沙含量数据。据5月实测数据显示,黄河含沙量不超过0.8公斤每立方米。

  (综合瞭望、重庆晨报、中国新闻网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