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党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征途上,锐意进取,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30年;也是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重大成绩和显著进步的30年。贯穿30年党的建设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结合,彼此依托,相互促进。
新时期党的建设成效显著
党员队伍持续发展壮大、结构不断优化,党员素质普遍提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中的大批优秀分子,源源不断地加入我们党。当代中国的先进分子绝大多数聚集在我们党内。党员总数从1978年底的3600多万名,增加到2007年底的7400多万名。广大党员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特别是在城乡改革攻坚、破解发展难题、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时刻,在抗击严重自然灾害、防控重大疫情、处置突发事件等严峻考验面前,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展示出共产党人的时代风采。这些都反映了党的兴旺发达和勃勃生机。
党的基层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更加巩固。党的基层组织从1978年的211万多个增加到2007年的366万多个,构成了覆盖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并且日渐完善的组织体系。30年来,无论是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党的基层组织始终坚持正确方向,战斗在最前线,带领广大群众攻坚克难。
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指导实践,展示出先进政党的创新活力。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定、丰富发展和一贯坚持,极大地活跃了全党的思想,激发了全党巨大的创造力。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坚持不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下制定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重大决策,不断转化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成绩和进步,是我们党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的一个决定性条件。
培养造就了一支素质和能力总体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干部队伍,凝聚了一大批各类专门人才。我们党以改革精神大力加强中国特色干部制度建设,培养和造就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保证了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与合作,保证了党的事业继往开来。党管人才原则的提出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使人才资源开发、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工作部署的重要内容,人才培养和使用成效明显。
以扩大民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党内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党内政治生活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健康发展轨道。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成为全党共识,尊重和保障党员权利的重要性必要性在党内民主建设中日益凸显,党内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民主集中制建设不断加强和完善,领导班子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员和干部队伍中以党的事业为重、独立思考、敢于发表意见的同志愈来愈多。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建立健全正确处理党内关系的行为准则和民主监督等具体制度,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党内制度体系。
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中央制定颁布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等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中央领导集体以身作则,“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受群众赞誉。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自觉性日益提高。腐败分子受到严厉惩处,新的发案率呈下降趋势。《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反腐倡廉建设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我们党对新时期推进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工作目标越来越符合实际,工作措施更有预见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党的建设的显著成绩和进步,反映了党的本质和主流。在实事求是地肯定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成绩和进步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总结和运用30年积累的党建经验,正视党的建设面临的挑战,严肃面对、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我们党才能更好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