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元旦,村舍远处,天柱山的轮廓在晨曦中慢慢显现。
被窝内外温差很大,住在安徽潜山县梅城镇潘铺村村委会临时宿舍的陈勇、王培东还是利索地起了床。
不一会儿,村里的养殖大户陈大叔过来接他们去新建的大型养殖场,帮忙铺设两个新的发酵床。从上午8时一直忙到吃晚饭,两人在劳动中度过了新年的第一天。看着猪圈里200多头健壮的猪崽活蹦乱跳,两人一边擦汗,一边和村民们聊起猪肉价格的走势。
谁能想象,半年前这两个年轻人还是坐在中国农业大学的教室里埋头读书的大学生,一个学农村区域发展,一个学土地资源管理。
“现在,我们就算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了。”脸颊被冻得发红的陈勇不停地搓着双手,脚上的旅游鞋满是干泥,一条发旧的藏青色牛仔裤皱褶处还咧着几道小口。但他并不在意,“我们的户口已经迁回原籍了,名字至今还被学校统计在待业的名单上。可我们自己认为,我们的创业生涯已经开始了。”
“联村三人行”来到潘铺村
王培东来自陕西长安,陈勇的家乡在四川广安。让两位年轻人下决心来潘铺村创业的动因,缘于2008年4月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启动的大学毕业生“联村三人行”活动。活动计划招聘第一批志愿者前往农村基层创业,通过设立“技术”、“市场”和“管理”3种岗位,探索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型模式。
得知消息的王培东立即找到陈勇商量报名参加。他们2004年入校,都是中国农大最有影响力的学生社团——“农村发展研究会”的骨干。王培东还曾担任过该会的宣传部部长、会长。对农村经济的长期关注,使志同道合的两人很想去农村一展身手。
4月下旬,他们来到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安排的潘铺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详细考察。
“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实行30年了,农村下一步发展的途径是什么?如何才能找到让农民增收致富的项目?”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当地村干部想带领群众致富的急切愿望,两位本来就计划创业的年轻人深受吸引。
赶回学校完成论文答辩以后,二人便带上4年的课本和铺盖来到潘铺村。
村支部聂结根、村主任王友庭很为这两个年轻人的热情所感动,但同时又不能不设身处地地替他们考虑,“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一定要征求父母的意见!”
“我愿意回到农村!”对此,王培东认真地表示。“高考的时候,我的第一志愿就是中国农大。在没有走出家乡的时候,我还感受不到什么;当我走出去之后,对比外面的世界,我才深刻体会到农村的贫穷与落后。如果连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都不愿意回去改变面貌,那还能指望谁呢?”
陈勇深有同感:“我常想一个问题,我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如果连我们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农村都无法生存,那只能说明我们太失败了,即便是留在城市里,也不见得能好到哪儿去。”
了解到两个年轻人坚定的想法,潘铺村村委会竭尽所能,提供了一切可以提供的条件:免费的食宿、将警务室腾出来给创业团队做办公室,一段时间内无偿提供土地、大棚,供他们进行科技示范使用……为了让他们一心创业,村里作出决定,不给他们安排任何杂务工作。
“教授可以卖大米,我们卖蔬菜又何妨?”
有一段时间,每天夜里两点多钟,个子不大的陈勇就骑上村委会提供的自行车,将从大棚里刚摘下的新鲜蔬菜运到县城去批发,天亮时王培东再骑车把带着露水的蔬菜送去零售。
这是一件非常消耗体力的苦活儿。一个月干下来,陈勇和王培东各自往电子秤上一站,惊讶得直吐舌头:每个人的体重竟然都减了10来斤。
“教授可以卖大米,我们卖蔬菜又何妨?表面看起来,我们干着和农民一样的活儿,但是目标不同,思路也完全不一样。”所谓的不一样,是陈勇、王培东希望自己能在村里起到科技示范作用,成为走产业发展路线的带头人。
目前农业发展存在着两大难题,一是食品安全,一是农业污染。两人决定从示范性的无公害种植和环保养殖做起。
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陈勇和王培东先后承包、自建了6个蔬菜大棚,组织、带动当地农民共同生产、销售无公害蔬菜。经过半年多的生产实践和市场考察,大棚蔬菜的种植、销售和推广逐渐迈入了正轨。
一次一次卖菜,他们从市场中渐渐积累起了经验。
“我们卖菜卖过的最高价是4块钱一斤的香菜,这是我们打了个时间差卖出的好价钱。”王培东像精明的商人一样计算着。“所以我们考虑在2009年种植一些反季节蔬果,并引进一些新品种,比如大棚西瓜、水果、玉米等,这样更能产生效益。”
创业思路:瞄准产业,整合资源
陈勇、王培东坚持认为,自己作出到农村创业的决定,不是理想主义的冲动,而是理性选择。
在他们看来,技术、资源、素质,正是大学生在农村创业的最大优势。“社会上的闲置资源很多,需求也很多,但是缺乏优秀的人才将它们进行整合。我觉得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这就是我们的创业思路。”王培东强调,“以创业的形式服务新农村建设,发挥的作用会更大。”
“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新技术在这个地区的推广,就是他们“整合资源”的成果。
刚到潘铺村不久,回乡创业的程助民大叔就跑来找他们打听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信息。他们和学校一联系,发现资源环境学院的李季教授就是该项技术的发明人。“他正苦于没法推广呢!嘿,这下就好办了!”王培东为此兴奋不已。
在母校老师的指导和大力帮助下,去年9月,他们以合作的方式在程助民家的后院里建起了一间35平方米的“发酵床”示范猪舍,养了两头母猪、20头育肥猪。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每头猪的体重都增长了200来斤,已经可以全部出栏。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因为微生物菌种的作用,偌大的猪圈,竟然闻不到半点臭味。
这一“奇迹”在四里八乡传开了,前来参观的村民络绎不绝。程助民终于招架不住,最后不得不亮出了“谢绝参观”的牌子。
“有需要的地方就有市场。现在我们正在考虑做发酵床菌种在这个地区的销售代理。”提起这件事,陈勇非常感慨。“农民对知识、对技术、对人才的需求真是太大了,我感到了自身价值所在。”
“我们的事业在这里,我们的人就会在这里”
母校永远是学子的坚强后盾。出于对毕业生创业的支持,中国农大组织有关教授专程来到潘铺村进行技术培训。2008年11月23日,一块崭新的铭牌——“中国农业大学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实践基地”挂到了潘铺村村委会的大门上。
几个月的时间里,陈勇、王培东与当地农民结下了深深的友情。新年的第二天,他俩和村委会两位领导坐在一起亲切交谈。
“我们农村有三缺: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自我发展的力量非常有限,你们大学生来了,让我们找到了方向!”
“你们是自己主动来为建设新农村服务,但我们担心这种模式怎样才能把人才留住?”
陈勇和王培东充满信心地回答:“我们相信,这种科技先行、经济突破、团队协作的模式一定会有成果,能够为其他大学生扎根农村提供有益的经验。”
“我们还有一个理想,希望把这里做成大学生农业创业园,让更多的后来者能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创业。”
“我们的事业在这里,我们的人就会在这里!”
农业生产创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见效。虽然陈勇、王培东两位农家子弟对前途始终抱以乐观的态度,但迈出的每一步都非常艰难。
——他们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目前生活费用仅靠村促会每月所发的1200块钱补助;考虑到两人的实际情况,村促会将本该在去年12月结束的补助延长到今年3月份。
——他们没有创业基金的支持,也无法申请小额贷款。前期投入都是陈、王二人节衣缩食从微薄的补助中挤出来的,或是四处找亲戚朋友借来的。特别是陈勇,在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情况下,每个月还要拿出上百元,用于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利息部分。
2008年12月的最后一周,陈勇、王培东先后在潘铺村度过了他们终身难忘的23周岁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