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附中高二(1)班主任 郑媛
作为一个现代人,网络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网络的丰富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更对青少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如何帮助孩子们适应网络时代,一个新的挑战就是如何引导他们趋利避害,成为网络的主人而非网络的奴隶。
数据统计显示,在中国2.53亿网民中,学生网民数量约占1/4,其中,中学生网民在学生网民数量总数中更是达到相当大的比例。如果网络给予学生的完全是正向、健康的信息,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大可不必担心什么。但事实上,近年来网络不健康、不文明的风气蔓延、扩大,不断渗透进入了青少年的网络生活,使部分中学生渐染于恶俗的网络空气,身心受到伤害,甚至因此走上违法之路。
网络低俗是现在社会上讨论的热点话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教育工作者之前也有过一些思考,但还没有具体化、深入化和系统化。通过这次网络整治低俗的专项活动,我们发现作为网络低俗受害者主体的青少年学生,他们对这方面也有很多非常可贵的想法,作为教育工作者,而我们的任务就在于如何引导他们的思考进入正确的轨道,并及时挖掘其思考中的闪光点。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他们对于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概念和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辨别能力。作为教师,不能采用灌输、强制或者禁止的方式,这样往往会引起他们的逆反,而是要通过现实的例子和平等、开放式的交流,帮助他们辨析是非,把思考和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中学生成为网络低俗之风的最大受害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外界环境存在的不良因素外,从主观上看,青少年自身处于特殊的人生成长和生理发育阶段,辨别和抵制能力较弱,好奇、逆反心理较强等等,这些方面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要注意和深入分析的,在如何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建立高尚的道德观、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使之养成良好社会公德心、责任心等等方面提升其自身素质,恐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要害。而这一系列问题的终结点则体现为一个人具有强大的自律性,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这就是我们产同文化所讲究的“君子慎独”的人格境界。
在日常教学与班级管理中,我们的教育就已经渗透了以“真”、“善”、“美”为价值核心和最高审美境界的教育理念。这其中,真,就是呈现出坦荡与质朴;善,就是做对更多人有益的事;美,则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感受和体验。真、善、美的人格就是我们教育者所期待的包含有仁、义、礼、智、信在内的传统文化对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集合了假、恶、丑的网络低俗之风,显现和吸引的是人性的隐晦角落,是与健全人格、高雅情趣和良好公德意识格格不入的。
针对网络低俗之风的种种表现形式,我们要帮助学生实现从个例分析到规律认识,搭建从认知危害到寻求解决之道的思考阶梯;另外还应当通过提出、研讨一系列与之紧密相关的现实问题调动和激发起学生关注的兴趣与热情;同时,更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适当引入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着力去挖掘学生的思考深度,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获得了对“网络低俗之风”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更加明确今后在网络空间中活动的正确态度。
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是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多数学生受到网络低俗危害还未造成实质性严重后果之时,这样紧贴时代、关注现实的教育活动将帮助孩子们认清网络时代所伴生的新现象,这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还孩子一个纯净的网络空间,是整个社会的共识和责任,我们作为教育者更应当积极参与,亲力亲为,且任重道远!(根据郑媛在2009年3月2日中国青年网和共青团北京市宣武团区委共同举行的“抵制网络低俗之风”主题班会上的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