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驳的围墙和护栏诉说着悠长的岁月
|
南华又庐。北宋名将潘美于宋初率军南下,克南汉,定江南,累官忠武军节度使,故云“南华节度”。潘岳、潘安均为潘氏远祖,故南口潘氏先有“南华庐”,今日尚存。而南华又庐的创建者潘祥初亦喜爱传统,故将新居命名为“南华又庐”。
|
浙江在线梅州12月11日讯(特派记者 郭涛)12月10日,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南口镇的侨乡村,75岁的潘毓辉老人守在自家祖传的那座围龙屋“南华又庐”前,向来自全国32家网络媒体的记者散发一叠宣传资料。这座围龙屋是1904年由潘家十六世祖潘祥初所建,潘老正是他的第三代传人。虽然现在他已经搬出围龙屋,住进了建在不远处的两层小楼,但每次有人来,他都会过来帮忙发资料、解说。“最多的时候,每个月会有十几拨人来参观。”
他颇有几分骄傲地告诉我们,南华又庐是梅州地区最大的客家民居之一,也是客家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之一,2002年被列入了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一座围龙屋,一座客家城”。在参观采访的过程中,我们深感此言非虚。围龙屋按府第式布局,方正严谨,前低后高,适宜居住。它的主体建筑由中间堂屋、两侧横屋、前有月池、后面围龙的平面布局,这也寓有天圆地方的意义,被赞叹为中国五大民居建筑的佼佼者。
另外,横屋和后围龙屋是可以随着家族的繁盛而不断拓展的,有二横一围龙,四横二围龙……以至最大规模达十二横六围龙者。像这座南华又庐的创建者潘祥初老人家就生育了八个儿子,儿子们长大成人开枝散叶,各自组建的小家庭也都居住在这座围龙屋里而不觉狭窄。发展到现今,子孙已有一百多人。
75岁的潘毓初老人,是南华又庐创建人的第三代孙
|
围屋后部别有洞天。屋与屋之间既可连体,也可分割,素有屋中屋之称。
|
每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
|
年代久远,墙上的石灰已经剥落,墙角的立柱也在慢慢朽腐
|
围屋后部的“月池”
|
这样的窗户,是不是很有几分朴拙的感觉
|
长恨桂逝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侨乡村是客家古民居建筑的天然博物馆,被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誉为目前我国客家地区保存最完美、最密集的“中国最典型的客家围屋古村落”,现有非常典型的围龙屋98座,其中20世纪40年代前建造的有80多座。像南华又庐这样的围龙屋,在侨乡村非常普遍,只是年代、规模各自不同,结构上也有着围龙屋、横堂式、九厅十八井、杠式等不同的区别。
客家围龙屋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类文明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世界上一亿数千万客家人及其社会历史文化的宝库。据悉,围龙屋源自中原地区的庄园、坞宝,是中原汉晋文化传承的物证。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庄园、坞宝,在客家人向南的迁徙中,由于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的差异,特别是与土著人争空间,客家人创建出相对封闭的小社会躯壳——围龙屋。据了解,梅州客家围龙屋保存至今仍完好的,还有3600座以上。
据介绍,许多年代久远的围龙屋,现在居住在里面的人口已经不多,“大多数都是老人和小孩啦。像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都在外面做工,过年才回来。”潘毓辉老人最大的孙子已经25岁,在离家乡200公里远的汕头上班,他们是围龙屋看世界的眼睛。
老人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早点抱上第四代。可以预见,第四代们跟祖辈父辈们的传统生活模式相去甚远,但他们同样是客家的血脉,是围龙屋里萌生的新希望。
村里到处可见背山面水的围龙屋
前面的水塘既有风水的考虑,也有实用性:洗涤,消防……
|
|
古老围龙屋前泊着现代交通工具,却也一派和谐
|
后面的那座古屋最近进行过修缮,两相映照,窃以为还是旧旧的比较有味道
|
田间的稻草人。从帽子的细节看出,这稻草人还是一位爱美的女性
|
梅州盛产柚子,现在正是柚子大量上市的季节,最便宜只要七毛一斤。
|
有人感叹:正宗的走地鸡~应该正在发育中,看它脚那么长。呃。。。话说盐焗鸡也是客家特产之一,味道真的很不错
|
绿油油的芥菜。广东人最喜欢把它煲在汤里。尝过了,大爱
|
围龙屋里成长的新一代
|
洗菜的农妇。她洗的东西,我辨认了很久。看出来了吗,是红薯。。。瘦高版的
|
青木瓜,长在树上的样子
|
村里的环境特别好,蝴蝶也不怕人,居然停在了我身边女记者拿着的资料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