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青海玉树4月25日电(记者 王晓磊、张先国)在连接青海玉树和西宁的航线上,MU2003航班的年轻空姐唐如和同事们一起,每天穿梭于高原上空,往返数千公里运送救灾物资,顶着高原反应抢运、照顾伤员。她们被灾区群众称为绽放在“空中生命线”上的格桑花。
地震发生后,21岁的唐如临危受命,加入了“空中生命线”。它由东方航空公司紧急调派的三架飞机组成,是西宁至玉树抗震救灾、转运伤员的唯一空中通道。在震后头几天,这条航线实行每天往返8次的高密度飞行,即便目前仍每天往返6次。
紧张的抢运,如同一场战斗,救灾官兵和搜救犬把客舱挤得像是大巴,124个坐椅被拆去大半,以便让灾区受伤群众在担架上尽量躺得舒适。“由于工作要求特殊,我们‘特别乘务组’很少有女孩,但唐如却像个小伙子一样,一到玉树巴塘机场就抢抬担架,转运伤员。”同事赵玺说,“都知道高原上不能剧烈运动,她却完全顾不上了,有时连男乘务员都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小唐却面无惧色。”
单位配发的面包、饼干,唐如总是让给受伤的群众,自己从早到晚饿着肚子。机舱里座位不够时,她就把座位让出来,自己忍受着颠簸从西宁站到玉树。她说:“让受灾群众尽量舒适,是我最大的心愿。”
最考量耐心的工作是照顾伤员。记者了解到,有的伤员双臂骨折,小便时需要由空乘人员用矿泉水瓶接着。“在帮助女伤员解决困难时,从没看过她皱过眉头。”同事王吉鹏说,“谁的被子掉了,她总是细心地上去盖好;有的孩子怕坐飞机,不肯吃东西,小唐就把鸡蛋剥好一点点喂。有的灾区群众称她是空中的格桑花。”
“这趟航班对于女孩子来说太不容易了!”乘务长孙义说,“玉树巴塘机场位于三江源腹地,是国内海拔第三高的机场,周围是崇山峻岭,飞行危险性大,普通机场可视度到五六百米就能飞了,这里要求达到4千米。特殊情况下,唐如一点也不比男乘务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