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广州9月26日讯(特派记者 王黎婧) 今天下午,在距广州亚运会开幕还有47天之际,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备情况介绍会在广州召开。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晓玲在会上表示,广州市将以亚运为契机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
以亚运为契机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
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晓玲介绍说,广州以举办亚运会为契机,不断提升广州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一是拓宽对外宣传渠道,邀请境外知名媒体来穗采访,引导世界主流媒体全面客观报道广州,将广州文化推向世界;二是打造市民文化活动核心品牌,精心组织“书香羊城”、“广州讲坛”、“羊城学堂”、“羊城手机学堂”、“都市在线”等活动,让文化走进市民,深入人心;三是张扬城市文化个性,精心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她说,广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位于祖国南大门的一座美丽的现代化城市,被称为“千年羊城,南国明珠”。
今后广州将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定位,结合举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契机,充分利用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中国革命策源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四地”文化资源,凸显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广州越来越亮丽的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广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要进一步挖掘岭南建筑、园林、书画、戏曲、诗歌、音乐、饮食、民俗和民间工艺的丰富内涵,“羊城八景”、“广州美食”,成为广州市历久弥新的文化名片;四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夯实基础。
广州已建立起市、区、街(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市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建设率达到100%,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覆盖率达到100%,城市“10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的目标基本实现。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数字家庭、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全市文化站建站率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率均已达100%;五是将文化软实力与生产力创新相结合,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整合市广播电视资源,组建广州广播电视台和广州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深化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体制改革,推动广传媒重组。
开闭幕式各项准备工作顺利推进
每次大型运动会的开幕式都备受关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将以珠江为舞台、以城市为背景,这场别具一格的视觉盛宴,更加备受期待。亚组委庆典和文化活动部部长何继青介绍说,亚运会开闭幕式制作团队已经进驻场馆排练节目,开幕式安保、交通、礼宾、运动员和观众服务等运行筹备工作也在同步推进。
即将于9月30日举行综合演练,11月初进行预演、彩排。亚运会开闭幕式选择在珠江江心的海心沙岛上举行,海心沙位于广州新中轴线上,南向广州新电视塔,北靠珠江新城。岛上看台、喷泉、码头、舞美景观等建设项目已基本完工。
亚运会开幕式将以珠江为舞台,城市为背景,展现广州的无限魅力。还将以珠江巡游作为开幕式的序幕,形成运动员与市民互动,全城同庆的壮观场面,极具震撼力和创新力。
亚运期间交通顺畅有保障
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大城市管理者最麻烦的问题之一,亚运期间的广州的交通问题也是备受国内外媒体关注的。广州市交通工委副书记萧史明介绍说,按照广州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以“路更畅、车更靓、服务更好”为思路,打造便捷、环保、文明出行环境。亚运期间除了单双号机动车限行外,交委还将采取多项措施保亚运畅通。
开设76条亚运公交专线,服务于各比赛场馆,方便市民观看比赛。市中心区比赛场馆中,设置开行42条专线。其中日常专线线路20条,重大赛事专线(大站快车和区间快线)22条。公交专线的服务范围涵盖我市中心区各行政区,可实现与地铁所有线路的有效接驳,基本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亚运赛时公共交通服务网络。在加强“三区两市”的公共交通上,依托现有市中心与区县连接的公交线路及班车线路,设置开行14条远郊接驳专线。 “三区两市”比赛场馆中,设置开行20条郊区日常专线。
优化和新开通100条公交线路,完善公交地铁接驳,方便市民出行。结合亚运前6条地铁新线开通,规划新开及优化调整100条公交线路,完善地铁站与周边社区接驳,优化公交线网布局促进公交地铁协调发展,提高城乡结合部等外围区域公交服务水平,缩短公交地铁换乘步行距离。
200公里的公交专用道系统保障公交行驶速度,近年来大力推进公交专用道系统,亚运前我市公交专用道的发展规模将达200公里,逐步构建城区连网、成片、连续的公交专用道网络。
交通网站提供亚运交通服务信息。组织建设智能调度与现场调度相结合的亚运车辆调度信息指挥体系,对亚运期间服务车辆的实时监控、调度、指挥、合理统筹,为各类注册人员提供优质、便捷、准点的交通服务。在广州交通网站上公布亚运公交专用线如何行驶,如何去想要到达的场馆,亚运场馆通道的道路拥挤程度如何,以及其他详尽的亚运交通服务信息。
履行绿色亚运承诺确保亚运环境质量
广州市环保局副局长杨柳介绍说,广州市为保障亚运空气环境质量,并在亚运后让广大市民持续享有更加优良的环境,广州市自2004年申亚成功后,就制定并启动了为期7年,分为八个阶段的空气质量综合整治计划,目前前五个阶段的整治已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在亚运空气质量保障前五阶段工作基础上,广州市全面推进“空气整治50条”、“空气整治新31条”和第六至第七阶段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2010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96%,亚运会期间在尽量少采取非常规措施的情况下,国控大气监测点和主要亚运场馆监测点每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国家标准。为此,广州市将抓好污染控制、应急预案、空气质量测报、环境监管、机动车限行演练测试等5个实施方案的落实,采取三项措施,确保亚运期间空气质量:一是对于列入空气污染综合整治任务的重点减排企业、环保“退二”任务工业企业以及相关企业,在规定期限前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一律实行停产或者限产治理。二是全市工业企业在亚运会期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其中主要提出对本市72家企业临时减排要求。三是规定亚运期间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的应急减排措施,应急共分为三个级别,分别对应不同的处理措施。
尊重亚洲各国文化传统提供特色保障服务
据介绍,亚运会期间,广州将为来自亚洲4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提供住宿、餐饮和交通等后勤保障服务。
为了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宗教需求,广州参照北京奥运会的宗教服务做法,结合广州亚运会实际,已确定在亚运城运动员村国际区设置宗教活动中心,集中设置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印度教、基督教、天主教等6个宗教的活动场所和一间静修室。
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饮食习惯。运动员村主餐厅内将设置东亚、东南亚及南亚次大陆、穆斯林、欧陆、西式快餐等5个供餐区,充分满足亚洲不同国家、民族运动员与随队官员的餐饮需求。
在亚运交通服务方面,按照交通组织形式,亚运会交通服务可划分成小客车系统、巴士系统,为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技术官员、媒体人员和OCA大家庭等各类注册人员提供抵离、比赛、训练、开闭幕式等交通服务,来往于交通口岸、居住地、竞赛场馆和其他官方指定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