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嫦娥二号发射塔架吊装的工作人员解密火箭吊装——
“嫦娥坐骑”到位历经“一波三折”
嫦娥二号飞天的日期正一天天临近,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基地的工作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正随着即将奔月的嫦娥掀起神秘的面纱——
火箭吊装“一波三折”
9月27日,仍然阴云四合的天气,给发射基地一种静谧而肃穆的氛围,远处笼罩在群山之上缭绕的云雾,和静静矗立的二号发射架相映成趣,给人无数的遐想。
发射嫦娥二号的发射塔,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二号塔架。和发射架相匹配的是一座高达97米的活动塔,97米的活动塔有32层楼房的高度,移动起来无异于一个庞然大物。和酒泉航天发射塔架所不同的是,神舟系列的发射都是在固定的测试厂房完成组装测试后,垂直转运到发射塔架。而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活动塔架,则可以直接移动到87米的二号固定塔架,总高52.5米的嫦娥二号卫星和“长征三号丙”火箭,很像依偎在巨人怀中的孩子。
吊装火箭,无疑是每一次发射的关键。在闲暇之余,记者采访了当时吊装嫦娥二号的工作人员。提起嫦娥二号的吊装,他们总会用“一波三折”来形容期间的艰辛。运载嫦娥二号火箭的吊装工作是从9月12日上午开始的。工作人员介绍说,那天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当时发射场晴空万里, 二号发射工位再次成为发射场关注的焦点,首日的火箭转场工作顺利完成,一级火箭以及助推器在塔架发射台上顺利“会师”,马上要进行运载嫦娥二号的长三丙火箭的二、三级吊装工作。可是,当吊装工作开始不久,老天却突然变脸。
吊装要看老天“脸色”
参加吊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天上午10时许,正当“全副武装”的二级火箭从技术区的火箭测试厂房顺利转运到发射工位,停至塔下时,突然,刚才还万里无云的天空乌云密布,过了一会儿,暴雨倾盆而下,吊装队人员忙不迭地将二级火箭推至塔架下面先让其避雨,火箭被安然无恙地拉到塔架下后,所有人都淋了个半湿。火箭吊装工作被迫停止,大家只得焦急地等待着、祈祷着雨赶紧停,否则会影响后续任务的进程。
焦急的等待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眼看着快到中午了,老天才慢慢收敛了瓢泼大雨,雨点越来越小,最后渐渐停了。大家欢呼叫好,抓紧时间吃完饭加班,决定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组织吊装。但是,吊装还是受到了老天的阻拦。”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塔吊岗位主操作手潘克锋诙谐地说。
嫦娥坐骑顺利到位
工作人员吃完午饭后,匆匆赶往塔架下。二级火箭被缓缓推出塔架,活动塔架的升降大门缓慢开启,吊装火箭用的黄色吊具随之落下。谁知,吊具即将到位,突然,又一阵疾风骤雨伴着吊具一起落下,来不及多想,先保护二级箭体重要,所有在场人员冒着雨再次将二级火箭推到塔下,生怕被雨淋到。本以为稍待休整,这雨便可退去,不料这雨却撒着欢下个不停。
疾风骤雨渐变为牛毛细雨,大家趁着时机赶紧行动,迎接二级火箭的塔架大门再次敞开,但这次天公仍不作美,倾盆大雨再次阻断了二级火箭的征程。大家只得再候良机。
直到下午2时许,场区的天空渐晴,眼见还有云破日出的势头,看来老天终于被大家的耐心所征服。二级火箭终于在一波三折下与一级火箭成功会师。
潘克锋告诉记者,他当时在塔架一层的一间7平方米的操作间内,随着吊装指挥员的口令,快速按下控制台上的数十个按钮。承载嫦娥二号的“长征三丙”运载火箭的一级箭体起吊、翻转、平移、垂直下落,直至稳稳地矗立在发射台上。他告诉记者,在2007年10月,他成功操作吊装了嫦娥一号。
下午4时许,潘克锋按下最后一次起吊的按钮,三级火箭也成功完成吊装,火箭一、二、三级骄傲地挺立在发射台上。
参加吊装的工作人员幽默地说:“嫦娥的坐骑舍不得嫦娥离开人间呀!”
本报特派记者 阎世德 董开炜 通讯员 占康
《兰州晨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