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5日电(田兆运、林利栓)早在40多年前,一些国家就已经在月球探测上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包括把人类送上月球。那么,如何看待今天中国正在进行的以嫦娥卫星为代表的月球探测工程呢?嫦娥二号卫星测控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就此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钱卫平说,人类从事太空探索的最根本的任务是探索人类起源,保持人类的永续生存和发展。作为一个大国,中国有责任加入到这一和平探索利用空间活动,并为此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种活动有其科学的内在规律,有着循序渐进的不可超越性,不管别人是否已经走过这条路,也不管先进还是落后,我们要科学地循序渐进地一步步走下去。
“月球探测是中国深空探测的第一步。”钱卫平说,其他国家40年前做的事,中国40年后做,未必就差40年。无论是采用的技术,还是想要达到的科学目标,都不可同日而语。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比如通信、网络、科学认知等,我们是同世界所有人民一同进步的。
钱卫平说,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是从我们国家和民族承担的责任考虑该不该做,一旦确定下来,不管晚多少年都要做。“但是,我们不可能超越科学的内在规律,一下子跨过很多阶段,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
“虽然是比别人晚,但我们的每一步不再与几十年前的相同。”钱卫平说,我们是在人类共同的科学与文明进步的基础上再开始的第一步,注定起点和水平要比几十年前高得多,可以很快地缩短这一过程。
钱卫平深有感触地说,中国在航天领域的飞速发展在世界上是有目共睹的,全世界都感到了中国在用快速步伐赶超世界前沿水平。除了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尤其令人感到振奋的,是相对于世界各国来说,中国航天界拥有一支年轻而优秀的技术人才队伍。在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项目中,设计师队伍平均年龄30多岁,通过工程实践的学习、锻炼,能力迅速提高,这是中国赶超世界航天科技前沿水平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