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2日电(周婷玉、傅夏莉)根据全国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的最新结果,各类伤害已成中国居民的第五位死亡原因。这是记者22日从“全国伤害预防与控制学术会”获悉的消息。
2008年公布的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显示,2004年至2005年中国居民伤害(在死因分类中为“损伤和中毒”)的死亡率为61.51/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10.1%,排在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之后。
调查还表明,中国前5位致死性伤害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溺水和意外中毒。
根据抽样调查,中国人群自杀死亡率为13.09/10万,占全部死亡人数的2.15%。而根据国际通行判定标准,年自杀死亡率大于20/10万的国家为高自杀率国家,低于10/10万的国家为低自杀率国家。中国自杀率在全球属于中偏低。
据卫生部疾控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自杀死亡水平比较,至2005年的15年间,中国城乡居民的总体自杀死亡呈不断下降趋势。中国疾控中心疾病监测系统的居民死亡监测结果显示,与1991年相比,2005年中国农村居民总体自杀死亡水平下降了1/3,其中农村女性下降了48%,下降幅度尤其明显。
这位负责人表示,伤害预防是一项复杂的范围广的社会工作,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公众也应掌握伤害预防基本技能,首先公众需要了解伤害是可以预防的;其次,要针对不同伤害的危险因素改变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
如:道路交通伤害主要应做到不酒后驾驶、不超速、正确佩戴摩托车头盔、正确佩戴安全带等,同时还要了解一些药物对驾驶行为的影响。
预防儿童伤害主要是让家长了解儿童伤害的主要特征,如溺水是1-14岁儿童伤害致死的第一位原因,跌倒是发生最多的儿童伤害,儿童伤害主要发生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