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血荒”成了诸多媒体关注的焦点。先有媒体报道说“昆明出现了10年来最严重血荒,不少手术推迟等血”,随后,不少媒体纷纷关注本地血库库存,“血荒”在10几个城市蔓延的情况浮出水面。最新报道是,卫生部主要负责人挽起袖子,带头无偿献血。在各方的关注与努力下,不少地方的“血荒”得到了缓解。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人们担心,明年这个时候,还会有“血荒”吗?为避免“血荒”,我们能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
目前来看,医院获得血液的途径比较单一,即靠广大爱心人士的无偿献血。一旦无偿献血的人少了,血源便不稳定,医院自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血荒”是不是反映出人们对无偿献血的热心有所下降呢?人们的爱心究竟被堵在了哪里?无偿献血制度究竟出现了怎样的问题?
首先,“观念之荒”即认识上的误区依然存在。对于无偿献血究竟对身体是否有害,有关解释、说明不少,但似乎仍无法彻底消除公众的顾虑。
其次,“制度之荒”即相关激励机制的不尽完善和科学。尽管无偿献血是献爱心、做公益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爱心也是需要激励和支持的。我们总在强调“无偿献血”,而较少提及“无偿献血”后面的“免费用血”,即无偿献血的人,其本人或者直系亲属可以在今后看病需要用血时,免交相关费用。这是个极好的回馈爱心的举措,但实践中在一些地方有些走样。比如,要免费用血,需要拿齐户口本、身份证、献血证、用血者证,所在医院的用血证明(包括用血时间、用血量、用血凭证、医生签名和医院公章、用血的发票单据)等一系列手续,到血站报销。由于各地的相关政策并不统一,有时不能跨地区用血,有时不能跨地区报销。一趟下来,耗费的人力、物力及其他成本相当复杂,这可能挫伤了一部分人无偿献血的积极性。
最后,“信任之荒”即公众对当下医疗环境的某种不信任心态。比如,公众献血是无偿的,但病人在医院用血则价格不菲,尽管有关部门解释,这是血液采集、存储、检验等费用,但这个成本究竟是多少,则并未见过公布。信息不对称之下,人们难免生疑:血站、医院究竟有没有拿着人们献的血去救人?有没有从中谋利?再如,个别地方发生过献血者因献血而感染疾病的事,其影响恶劣。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不信任更可能源于一种普遍的信任缺乏,即公众对某些医疗单位是否遵守职业规范的某种怀疑。
正如人们在捐款献爱心的制度建设上所建议的,完善信息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它同样是完善无偿献血制度所不可忽视的内容。也许,要求有关部门公布每一袋血浆的最终去向有些苛求,但公布采集、保存血浆的费用,推进献血者的信息联网,进而保障其可以跨地区免费用血,简化相关报销程序等等,都不难实现。
完善无偿献血制度,关乎献血者的权益,关乎诸多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更关乎社会成员之间的守望相助、互相依存。我们对无偿献血的管理,不能也不该停留在“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的层面,而应该是一项立足长远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