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新华社记者赵薇、田兆运、白瑞雪)嫦娥三号将于14日晚在月面实现软着陆,整个过程约12分钟。
“月球降落是整个任务最关键阶段。”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在短短几百秒内从15公里安全降落到月面预选着陆区,这是全新、也是最重要的考验。”
这注定是惊心动魄的720秒:前苏联直到第12次尝试才首获成功,美国也在品尝了3次失败苦果后方平安着陆。月面软着陆到底有何风险?专家认为,嫦娥落月至少面临五大考验。
落月虹湾面临未知新世界
与美国、苏联月球探测主要集中在月球赤道附近不同,中国的嫦娥三号选择在虹湾区着陆。对虹湾的探索将填补月球研究的空白,但对于嫦娥三号来说,这也是一个崭新的、充满未知的世界。
“尽管虹湾宏观上相对平坦,但是最后嫦娥三号降落的小环境到底是怎样的地形地貌,还是未知数。”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石头、壕沟、斜坡等都是嫦娥三号面临的巨大考验。
为了能让嫦娥三号“落”得安全,嫦娥二号已经为三号的平稳着陆打了“前站”:它用CCD立体相机对虹湾进行了局域超高分辨率立体成像,获得了分辨率约为1米的图像。
这是中国航天器首次“降临”地外天体。为了保证着陆安全,技术人员还在地面模拟月面环境特性,进行了大量点火、避障、缓速下降的试验。
新技术新产品等待登月考验
月球上没有大气,着陆方式与在地球上完全不同,传统依靠空气摩擦减速的火箭发动机和推进系统在月球上不再奏效。
“为此,我们首次使用了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变推力发动机。”吴伟仁说,发动机具有1500牛到7500牛的大推力变化,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飞行阶段对发动机推力的需求。
这是我国首次将变推力发动机应用于航天器。“变推力发动机没有备份,又是首次使用,其中也存在风险。”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首席科学家叶培建院士说。
据叶培建介绍,嫦娥三号80%以上的技术和产品为全新研制,设备和产品本身的风险比相对成熟的产品高。
为了降低风险,技术人员设想了上百个故障,并制定了相应的预案。“我们天天想,走路想、吃饭想,想到一种就排除一种,还要进行实验验证。”叶培建说。
“黑色12分钟”全凭自主控制
从15公里高度降至月球表面,这惊心动魄的12分钟被称为“黑色12分钟”,嫦娥三号要完全依靠自主控制,完成降低高度、测距、测速、选择着陆点、自由落体着陆等一系列动作。
这期间,人工干预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是因为落月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都非常短暂,安装在探测器上的传感器一旦获得信息,需要探测器作出极快的响应,而38万公里的地月距离以及信号延迟,根本不足以让信息传回地面、再由地面上传指令。
实际上,在世界各国探测器登陆月球或火星的过程中,都有这样一个由探测器自主控制的“黑色”时段。
“中国腿”挑战月面软着陆
尽管采用了先进的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探测器着陆瞬间还是会对月面产生撞击。为了避免设备受到过大的冲击载荷,探测器上使用了一个着陆缓冲分系统,也就是嫦娥三号的4条“腿”。由此,嫦娥三号也成为我国首个有“腿”的航天器。
此前其他国家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气囊弹跳式,难以满足嫦娥三号探测器重量的要求;另一种是空中吊车式,控制起来很复杂;因此嫦娥三号选择了第三种,也就是腿式着陆。
“着陆缓冲机构主要用于缓冲着陆器的冲击能量,俗称着陆腿。”探测器系统着陆器着陆缓冲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杨建中用8个字概括着陆腿的特点:强、轻、柔、稳、多、新、全、难。
也就是说,着陆腿要有强度承受冲击和压力,自身轻巧,着陆方式柔和、姿态稳定,能保证仪器设备安全。另外,着陆退还有收拢、展开、支撑的功能,触月时还能发来信号。而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着陆腿,在实现了技术跨越和团队建设的双丰收的同时,也经历了艰难的开发研制过程。
撞击瞬间考验设备可靠性
“中国腿”的启用极大降低了着陆时的冲击力,但嫦娥三号上的设备依旧面临严峻考验。
“经过试验,探测器上的设备能经受着陆时力学环境的考核,即便产生撞击力,电子设备也能正常工作。”吴伟仁说。
嫦娥三号的太阳能帆板在飞行中处于展开状态,而在着陆前,这对“翅膀”会收回,直到顺利着陆月面再展开。“着陆时太阳能帆板如果展开,可能会被折断,”吴伟仁说,“我们为嫦娥三号设计了可重复展收的帆板,可以保证着陆安全。”
月尘的存在为这一瞬间带来了更多风险。月面上有细细的一层尘埃,探测器着陆时很可能激起月尘,对光学敏感器等设备造成影响。科研人员们采取屏蔽网等防尘措施,给探测器的“眼睛”加上了一层保护罩。
(原标题:专家解读:嫦娥落月过程约12分钟面临五大考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