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流量按月计费、过期作废”,在很多消费者眼中,这是运营商制定的霸王条款。不过,在上海市消费者维权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消保委”)的推动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终于做出让步,宣布从2014年1月起,首次在上海推出手机季度流量套餐,以后上海地区的手机用户将实现手机流量跨月使用,按季度结算。
对于此举,消费者普遍表示欢迎。但也有分析指出,这仅是运营商在局部地区做出的让步,尚无法推广到全国。另外,面对运营商的垄断经营,要想实现全面资费调整,仍有不小的困难。
据介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季度流量套餐方案大致相同,新推出的季度包折算下来每月资费与月度包产品资费相同,比如中国移动推出的30元季度包(210兆)和60元季度包(450兆)分别对应原本的10元月度包和20元月度包,超过3个月后流量不再自动顺延。而中国电信则推出了10元、20元、30元的“天翼流量卡”,分别对应60兆、150兆和300兆的流量,在90天的有效期内可无限叠加。
上海消保委介绍,此前调查显示,大量消费者会出现“上一个月流量用不完,下一个月流量不够用”的情况,手机流量套餐的计费周期越短,均衡性就越差;三大运营商的季度套餐使收费模式更人性化,使消费者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2013年7月,上海消保委组织开展了全市范围的信息消费问卷调查,“手机流量按月计费、过期作废”的合理性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此后,上海消保委协同相关部门多次与三大电信运营商进行沟通,2013年8月20日,三大运营商公开承诺,将推出以季度为计费周期的手机上网流量套餐。
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季度套餐仅在上海实施,但用户的需求却是普遍的,相信这种季度套餐未来将会在全国推广。另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消费者对三大运营商的手机资费体系存在不满,认为现行手机资费已不能满足用户多样的需求“以目前的4G资费为例,尽管和3G、2G资费相比,已经有了明显下降,但依然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根据此前中国移动4G志愿者招募活动中的数据,在没有资费限制的情况下,平均每个用户每个月的数据流量在3G左右,而目前中国移动4G套餐中最高的338月套餐所含流量只有2G,和用户的实际需求仍有不小的距离。”一位地方消协工作人员向《经济参考报》表示。
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运营商做出了小小的让步,但要破除现行电信资费中的不合理条款,实现全面资费调整,仍面临着巨大的阻碍。一方面,目前电信市场仍为三大运营商垄断经营,其没有主动降资费和调整资费的动力;另一方面,电信市场目前缺乏竞争,运营商也不会为了争夺客户主动实施优惠的资费套餐;此外,目前电信市场仍存在网间结算等壁垒,同样给运营商主动下调资费带来困难。不过,运营商全面调整资费已是大势所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