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30多天,青奥会将在南京拉开帷幕。历时4年的筹办,不仅将成就一场精彩的青奥盛会,也成了南京市民幸福感提升的催化剂。近日,市委社建工委联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开展了“青奥会举办前市民幸福感”调查,电话访谈了11个区的613位市民。调查显示,87%的市民对青奥会将在南京举办而感到自豪,五成以上市民认为通过青奥会筹办,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幸福感有了很大提升。
调查分析>>
市民对城市面貌、
公共安全感改善程度最满意
调查显示,市民普遍对南京筹办青奥会所做的努力、对幸福都市建设表示肯定。其中,87%的受访者为南京能承办青奥会感到自豪,认为青奥会举办提升了城市形象;54%的受访者认为青奥会筹办提升了自己的幸福感。
从年龄分布看,中老年人的自豪感高于青年人。18—25岁和56岁及以上市民表现出更高的满意度,26—35岁之间的年龄段人群自豪感相对较弱。从职业分布看,在校学生、离退休人员满意度最高,而专业技术人员满意度最低。
为了解青奥会筹办以来,我市各项民生工作的推进成效及市民的真实感受,调查组选取了收入状况、工作状况、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城市面貌、公共安全、体育健身、医疗服务、食品安全、住房状况、创业环境、文明诚信12项民生指标,开展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城市面貌、公共安全满意度最高;工作状况、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得分也相对较高;创业环境和食品安全满意度相对较低。
本次调查情况与2013年度幸福都市主观测评部分指标调查情况对比显示,除创业环境满意度有所下降外,其他指标满意度均有所提升,其中文明诚信、社会保障、收入状况满意度提升较快。
此外,调查还显示,高淳等郊区市民对民生改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城区。调查组还访谈了部分外地来宁人员,排除工作、收入、社会保障等不可比指标,暂住人口综合满意度略高于南京市民。
指标背后的小故事>>
城市面貌
“终于不用大热天里闻到忠字河的那股臭味了。”家住南湖文体路忠字河边的吴慧玲今年夏天心情特别好,“这条河治了多少年,都没啥效果,岸边小餐饮店的污水直接往河里倒,河边也堆满空调外机和泔水桶,一到夏天走在河边都要捂鼻子。”上个月,这条河道完成清理,黑水变清水,违建拆了、垃圾运走了,200多米的景观围墙也建了起来,“问题河”变成“景观河”。
城市面貌的改变,最终受益者是居民百姓。吴大妈告诉记者,以前环境整治经常这个月整改,下个月死灰复燃,今年通过“环境大扫除”,街道不但切断了排污管,还花大力气对河道护栏、墙体进行清洗出新,“这样动真格的环境整治咱们老百姓很支持。”
吴大妈还说,家附近的茶南大街上以前人行道长期被商家占用,卖龙虾、停车子,还有露天大排档,今年5月份开始这一片的整治非常有成效,街道明显整洁了,“有好几次我们几个老太还帮着城管一起给占道经营的店主上课呢。”
公共安全
上周,浦口老山青奥山地自行车场馆工作人员张晓完成了一场安全保卫推演,“以一个安检口为例,在推演中不但要根据模拟的突发情况执行安保方案,连通道临时关闭、邻近看台栏杆设置这些环节也都要进行预演。”青奥会期间,包括公路自行车、山地车、曲棍球、橄榄球、小轮车和沙滩排球在内的六项赛事和两个世界青年交流项目将在浦口举行。作为浦口人,张晓深切感受到了公共安全提升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以前,桥北的小偷猖獗得很,我们逛街包都要背在胸口,现在社会治安明显好多了。”张晓告诉记者,现在人流密集的桥北商业区,沿街执勤的特警、民警,以及停在路口闪着警灯的巡逻车随处可见,一系列全面升级的社会面巡防让老百姓感到很安心。上周四凌晨,他还看到一辆未按规定密封方式运输的渣土车在沿山大道被城管巡查执法拦停暂扣,“我最大的希望就是青奥会后,这些维护提升公共安全的举措能够长效实施,千万不要走过场。”
专家建议>>
避免青奥会后问题“回潮”
负责此次调研的南大专家介绍,南京在筹办青奥的过程中,注重推动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注重改善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有效加快了南京现代化的步伐,市民普遍对举办青奥会感到自豪,幸福感有所提升。但调查也显示,在具体工作上还存在薄弱环节,与群众的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
专家建议,要针对群众满意度得分偏低的收入、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等指标,下大力气攻坚突破。同时着力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真正把办青奥与惠民生有机统一,真正把民生政策落到实处。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体系,避免青奥会举办后,工作力度有所减弱、重点问题有所“回潮”。把握青奥会的后续效应,特别是对南京的市民精神、城市文化带来的影响,创新举措、搭建平台,促进社会各界、全体市民更好地参与到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切实形成幸福都市共建共享的格局。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