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的每一个“全面”及其内容,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
从哲学高度认识和把握“四个全面”是一个系统的原理,在实践中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就要坚持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观察大势,着眼大局,把握大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防止单打一,防止顾此失彼,防止孤军奋进,防止片面性、绝对化。关注每个“全面”相互之间的关联性、耦合性、协同性。善于谋划、善于筹划,努力做到眼前和长远统筹,全局和局部配套,渐进和突破衔接,横向和纵向连线,上下和左右贯通。
三、“四个全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马克思主义强调,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法则。“四个全面”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它们之间以及每一个“全面”要素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总起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在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地位,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则支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的实现,四者统一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之中。进一步具体来说,全面深化改革,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其改革的本身也包含了法治建设和管党治党的内容。全面依法治国,既内含了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固化改革发展成果的内容,也包含了依法治国和依规管党治党的内容。而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都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全面从严治党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起着重要的政治引领和思想保证、组织保证的作用,而三者最终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由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所以,同时它们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指引。“四个全面”有机联系、缺一不可,相互之间谁也离不开谁。尽管每一个“全面”讲的内容各不相同,分属不同的范围和领域,但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和辩证统一关系,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有机统一体。
从哲学高度认识和把握“四个全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原理,在实践中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就要坚持辩证的观点,坚持两手抓,坚持辩证思维。既抓改革,又抓法治;既抓物质文明建设,又抓精神文明和其他文明建设;既抓经济工作,又抓思想政治工作;既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又抓党的思想理论武装。就要正确处理好一系列与推进“四个全面”有关的重要关系,比如,“四个全面”中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的关系,改革和法治的关系,党和法的关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领导干部带头和全党全社会参与的关系,反腐倡廉中治标和治本的关系,等等。
四、“四个全面”是全局和重点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在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里,主要矛盾是处在支配地位和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四个全面”是全局和重点的有机统一。从“四个全面”的内容、功能、地位、作用看,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各国共同的追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时代潮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但是,“四个全面”不是简单的平列关系,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和运行机制。在“四个全面”中有战略目标,有战略举措,战略举措是为实现战略目标服务的。然而,“四个全面”又是一个动态的矛盾运动过程,反过来,在不同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四个全面”又是相互转化、互为因果的,又各自成为目标和手段。比如,当一定环境下,改革不突破成为阻碍发展的主要障碍时,寻求改革突破就成为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工作推进的重点。当一定环境下,法治不完善,不足以保护改革,固化发展成果时,加强法治建设就成为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必须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当一定环境下,党的建设问题凸显,影响党的威望和形象时,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就成为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必须狠抓的工作任务。建成小康社会,焕发改革精神,增强法治观念,落实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这条线索勾勒出了党治国理政的“路线图”和社会主义中国行进的未来前景。
另一个方面,如果我们从“四个全面”的每一个“全面”的内在要素看,也会发现它们的每个要素之间也不是完全处在等同和平列位置的,各自的系统中也有工作的着重点、侧重点。比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诸项目标中,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始终是整个目标体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点目标,只有这个目标实现了,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对所有改革起着牵引作用。在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既要发挥好市场的作用,也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但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再比如,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根本的保证,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党员领导干部对全社会起着“关键少数”的引领和导向作用。还比如,全面从严治党,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思想建设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组织建设要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作风建设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制度建设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反腐倡廉建设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
从哲学高度认识和把握“四个全面”是全局和重点有机统一的原理,在实践中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就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牵住工作中的“牛鼻子”,抓重点,抓关节点,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敢于点穴位、疏经络,聚焦疑点,破除难点,发力重点,推出亮点。就要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这样我们才能在谋小康之业、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执政之基中,占“高屋建瓴”之势,得“势如破竹”之效,取繁荣昌盛之功。
(曲青山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