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瑞典记者刘仲华黄云迪
斯德哥尔摩街头一名来自中东战乱地区的妇女正在摆摊售卖木勺,面前的纸杯上摆放有丈夫和两个孩子的照片,目前他们仍然身在中东。
本报记者黄云迪摄
核心阅读
近日,瑞典电台一篇关于“谁是瑞典社会的圣战士”的报道唤起人们对难民和少数族裔在瑞典社会生存状况的忧虑。报道说,那些成为极端分子的“圣战士”是因为生活与世隔绝、难以融入社会而走上犯罪道路的。许多瑞典人担心,难民生存状况恶化和非法滞留难民不断增加,将导致社会问题日益增多。
寻求庇护失败——
数千名难民“就地消失”
据瑞典媒体披露,2015年瑞典全境约有7000多名寻求庇护失败的难民“就地消失”,成为“地下”非法滞留难民。瑞典移民局预计该数字在未来3年内将继续攀升,到2019年底预计约有4万多名难民将在避难申请被拒后非法滞留,成为威胁瑞典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根据瑞典移民管理相关法规,难民在通过边境检查入境瑞典后,必须履行包括指纹采集在内的登记程序,之后等待瑞典移民局做出是否同意避难的决定。2015年瑞典共拒绝5万多份避难申请。
避难申请被拒后,如果寻求避难者无其他在瑞典停留的正当理由,将被驱逐出境。为鼓励难民自愿离境,瑞典移民局开出了丰厚的条件,给予难民2周至4周的准备时间,离开瑞典前的每日补贴、医疗护理和子女教育将得到保障。
然而,让瑞典政府头疼的是,部分难民为逃离被驱逐出境的命运,会在行前的“窗口期”离开难民营,躲进瑞典的大街小巷,从此难觅踪影。在谈及失踪难民问题时,瑞典援难民组织“瑞典未登记难民工会”工作人员斯特恩·艾瑞克·约翰逊表示,“即使知道在瑞典躲躲藏藏意味着生活在社会规则之外,只能过贫苦日子,难民仍然愿意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他们实在没有别的选择。但如果放任其发展,将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融入社会困难——
非法难民威胁社会稳定
欧洲刑警组织特别提醒,成员国应关注无父母陪伴的未成年难民的失踪情况,他们担心这些儿童被有组织犯罪团伙利用。2015年瑞典约有1000名难民儿童失踪,全欧洲至少有1万例相关案件。
17岁的加纳曾经就是其中一员,在收到移民局拒信后,他沉默地背上了自己的全部家当,离开了位于斯德哥尔摩的难民中心。“离开难民营后我去了宜家,发现在那里用不到1美元就可以买到一份热狗,于是我每天都去宜家。剩下的时间我会搭乘地铁来打发。”“当饿了、渴了,我只能在垃圾箱里翻些瓶瓶罐罐,看里面是否有残余的东西可吃。有一次我感冒并发烧,觉得自己快要不行了,最后只能不停地走,让自己累到可以睡着。”加纳这样描述自己离开难民营后四处躲藏的生活。幸运的是,最后加纳在马尔默的一家教堂得到了帮助。
根据瑞典移民法规,瑞典警察有权对非法滞留的难民发出逮捕令,难民行踪一经发现,将面临拘捕、扣留、强制押送出境的命运,同时瑞典移民局将给予这些难民5年内禁止入境申根地区的处罚。然而,瑞典警察局承认,目前警方在搜寻失踪难民问题上的表现难令人满意,仅能定位两成“失踪难民”,对其他难民去向毫无线索。瑞典边境警察长官皮尔·罗温伯格在接受瑞典媒体采访时表示,造成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此前警方将边境管控和身份检查列为优先事项,对搜寻失踪难民问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有评论担心,因缺乏社会接纳、没有福利保障、难寻工作机会等原因,非法难民会被迫走上犯罪道路,从而成为瑞典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而这些被边缘化的年轻人一旦被极端组织利用,发展成恐怖分子的可能性很大。瑞典警察近日发出警告称,在300多名前往叙利亚参战的瑞典圣战分子中,已经有135人返回瑞典,他们对社会有潜在威胁。
延长边境管控——
全力应对汹涌的难民潮
未来瑞典警方将提高搜寻非法滞留难民问题的优先级。瑞典内政大臣安德斯·于耶曼表示,政府一方面将增加警力以搜寻失踪难民,另一方面将加大打击非法劳工市场的力度。
除了加大境内整治非法难民力度,瑞典同时也在积极寻求域外解决方案,但各种尝试屡屡碰壁。据媒体披露,瑞典政府在寻求与阿富汗政府签署遣返难民协定时遭到对方拒绝,阿富汗明确表示不会接回被瑞典驱逐的该国难民。瑞典首相勒文在欧盟—非洲领导人会议等多边场合呼吁非洲接回被驱逐的难民也应者寥寥。
不仅如此,随着其他欧盟国家进一步收紧难民政策,瑞典面临的形势可能更不乐观。近日瑞典在要求德国按《都柏林公约》接回被驱逐的难民时遭到拒绝。与此同时,挪威政府宣布,将参照其他北欧国家标准进一步削减避难申请者的社会福利,降低挪威对难民的吸引力并加速推进难民遣返进程。
因其宽松的难民政策和包容的社会环境,瑞典一直是许多难民眼中理想的“终点站”,瑞典政府和社会也曾慷慨地向难民敞开怀抱,但大量难民涌入让庇护体系不堪重负,相关暴力案件频发更引发民粹势力抬头,本来边缘的极右翼政党开始进入主流政治舞台。面对愈演愈烈的难民危机,瑞典不得不收紧难民政策,不久前,瑞典宣布将继续延长边境管控时间以应对汹涌的难民潮。
(本报斯德哥尔摩4月5日电)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