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主要商业网站共同参与。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采访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网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光明网讯(记者 刘超)2017年5月,我国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首飞,这圆了我国长久以来的国产大飞机梦。
“这大飞机的机头的生产就使用了我们团队研制的航专设备。”谈起C919,申少泽满是兴奋,作为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从事航空专用数控设备维修与改造的工人,尽管不直接参与飞机的制造,但是飞机零部件的生产都离不开他们研发的数控设备,而正是像申少泽这样无数隐在幕后的奉献者和团队,为我国的蓝天梦的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国产飞机上天背后的“螺丝钉”。
另辟蹊径实现“蓝天梦”
中国的蓝天梦,解构出来就是一个个航飞人的蓝天梦。
“小时候我想当飞行员,但是身体原因没当上,后来想着去航校,能做空乘地勤也不错,但也没去成,没想到最后做了维修和改造航空专用数控设备的工作。”申少泽感慨,从追梦蓝天到做飞机的服务保障工作,还是有点心理落差的。
申少泽在进行设备调试。 航空工业成飞供图
但这落差并没让申少泽气馁,经过一段时间的迷茫期之后,申少泽选择正视自己的工作。
“我英文基础不太好,我们有很多设备的说明书都是英文的,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很懵。”申少泽暗暗下决心,干好工作的第一步就从看懂英文说明做起,“那时候没有电脑,只能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翻英文字典,一本字典的皮都快给翻烂了。”
搞懂说明书只是第一步,作为一个新人,在实际操作中申少泽还是有不少问题:“虽然上了几年学,但学校里学的和实际还是有差别的。”有了问题就只能找人尽快解决,这时候他的师傅就成了被他整天“追”着的对象。
“这徒弟是真的烦啊。”他的师傅佘剑半是夸奖半是抱怨的告诉记者,“2008年他们团队研究高压水切割设备的时候,我第一次见到了他是怎么‘黏’人的。”那是申少泽所在团队第一次进行这类的设备的研究改造,也是申少泽完全参与的第一个大的研究改造项目。
“那时候年轻不懂事,想到什么生怕忘记了,就赶紧问师傅,有时候半夜都把他叫起来,没想到不仅打扰他的休息,还有他孩子也没能休息好。”想起刚工作时候的事,申少泽至今还对师傅佘剑满怀歉意。
“我记得,这种事还不止一次,最晚的时候有夜里十一二点,那个点儿给我打电话,我都睡了,硬是给我拽起来。” 佘剑笑着回忆,“不过别说,这让我压力也挺大的,身为师傅,有时候被这毛头小子问倒了也蛮尴尬的,那时候我天天也偷着学呢。”
就是靠着这样的不断学习,申少泽逐渐成为了航空数控设备领域的专家,在工作的10年间,为了弥补理论上的不足,他还攻读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位。他还参与的“数控激光切割机研制”、“某型号机身框五轴法向制孔技术研究”、“”塔式五轴数控法向自动钻铆系统“、提高飞机蒙皮自动钻铆效率技术研究”、“龙门式五轴联动高速铣床改造”以及“数控设备自动上下料系统研制”等多个重点科研项目,承担了关键技术研究任务,解决多项飞机部件数字化装配难题,获得了多项科技进步奖及发明专利。
虽然从事航空数控设备研究,飞机近在咫尺,但是申少泽并不直接接触飞机,主要和生产制造飞机零部件的数控机床打交道。“如果说造飞机像做菜,那我们就是准备菜刀的。”申少泽笑着比喻,“至今我都还没跟飞机合过影呢,但我也算是间接地实实现了我的‘蓝天梦’吧。”
飞机制造的“保姆”
事实上,在申少泽所在的团队中,在工作中没跟飞机合过影甚至碰过飞机的不在少数,但就是这样一个团队,为飞机的整个制造流程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申少泽认为之所以自己和团队能取得那么多成绩,主要是由于良好的团队学习氛围。
申少泽在讲解自己的工作经验。 航空工业成飞供图
“就像我师父刚才说的,哪怕是老工人不学习,也很快就会被新人超过去,要有那么一股子压力感。”申少泽坦言,已经开始带徒的他也和当年的师傅那样,不时的被徒弟的问题难住,也在不断学习。
“这是一种相互总结,相互学习的态度,这应该是我们团队最宝贵的财富了。”申少泽说,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优点,他们这些老员工有老员工的经验,都有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他们团队的每个人都很注意保留这种积极的态度。
“我刚工作的时候,师傅就曾代我受过过。”至今想起来,申少泽仍然觉得那事是他的工作中一个小转折点。申少泽刚工作的第一年,他们需要对两台设备进行搬迁,由于地基设计的原因,他们反复搬了好几次,前几次拆卸的时候,他还很上心,每一处线路都做上了标记,到最后一次,申少泽自认为轻车熟路了,并没有认真的在搬迁设备上做标记,结果一不小心损伤了设备。
“你怎么做事的!” 佘剑对着申少泽就是一顿骂,申少泽本以为这次少不了被上面批评问责了,结果几天过去了,除了师傅让他好好总结,也没见有人对他提这件事。后来他才知道,虽然骂了他,但是师傅替他承担了责任。
“年轻人,只要他总结经验下次别再同一个地方跌倒不就行了。”佘剑告诉记者,罚不是目的,让他们成长才是目的。
“也就是这次,让我以后对任何一样细小的工作都不敢掉以轻心了。”申少泽在那次之后,写了整整4页A4的总结交给佘剑,佘剑虽然没表示什么,但是心里很是高兴,“说实话,刚工作的时候我没少骂他,就怕他不理解,看他都能记住,我高兴地很呢。”
也就是在这样的团队氛围里,申少泽获得了快速的成长。十年间,申少泽排除各类故障千余项,完成设备搬迁安装工作百余项,参与课题研制项目近二十项,获得集团及公司科技进步奖、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二十多项。
“现在在航空专用数控设备领域我们经常还要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这方面的经验,尽管有点小成绩,但整体还是任重道远。”申少泽感慨的说,“希望等到我退休的时候,能看到中国的航空制造能领先全世界!”
- 雄安一周年:年轻人择业有了新选择 创业梦被唤醒
- 人民网评:“小组”变“委员会”,既是升格,更是升华!
- 【中国梦】“技术宅”胡明华:“大师”不是一天炼成的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白酒尝评勾兑大师范国琼:为保持感官敏锐性,只出嫁时化过一次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