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从背井离乡到建设家乡——三代青海石油人的奋斗芳华
2018年04月30日 19:38:49 来源:新华社 记者 邓万里

  新华社西宁4月30日电题:从背井离乡到建设家乡——三代青海石油人的奋斗芳华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青海省花土沟镇向北约20公里。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荒漠中,矗立着大大小小的石油钻井台。

  这里是青海油田狮子沟采油作业区。在海拔近3200米的“狮205井”,一群采油工人正忙碌着。鲜红色工装让山间的荒凉添了些许亮丽。

  1990年出生的刘梦姗一边检查指示表上的套压和油压,一边将数据记录下来。不一会,一辆油罐车驶过来,她迅速跑过去,检查所有程序后,打开储油罐的闸门,将油输送到车里。

  这样近1个小时的过程,刘梦姗一天需要重复10余次。在火辣的太阳底下,她的额头上冒出了一颗颗汗珠。高原的天气就是这样,白天晒得人头晕,到了晚上气温又可以降到零下,她说:“有时要值夜班,空寂无人的荒野里,只有风声和自己的脚步声。”

  “我的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都是青海油田人,我在这里出生成长,这里就是我的家,能随着他们的足迹为建设家乡继续出力,感觉挺自豪也很踏实。”刘梦姗说。

  地处柴达木盆地中西部的青海油田,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田,环境恶劣,条件艰苦。

  刘梦姗的姥爷吴永福今年83岁,1956年来到柴达木盆地支援青海油田建设,干过警卫员、钻井工、后勤人员等多个工种。初到青海油田,吴永福和外孙女现在一样年轻。

  “荒漠里干旱缺水,当时连喝的水都要从几百公里外定期运送。最困难时,四家人挤在一顶帐篷里,有的家庭还住的是地窝子,吃的大多是白菜、萝卜和土豆。”吴永福回忆说。

  吴永福的老伴王秀珍还清晰记得,第一次入盆地是骑着骆驼行走的,让她记忆最深刻的是盆地的大风,“刮起来就是铺天盖地,夜里有时能把帐篷和被子都刮走!”

  然而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批批石油人背井离乡,扎根于此,为建设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而奋斗了一生。

  今年75岁的梁泽祥年轻时干过一线采油工人,后来又在宣传岗位上干了很多年。在他的那台老式电脑里,记录了几百个老一代青海石油人的故事,存放着上千张那个年代的照片。

  “我们这代人的汗水都洒在了高原油田上,这里承载着我们的太多记忆。”梁泽祥说,老一代青海油田人如今不少已经离开人世。但欣慰的是,那份爱岗敬业的精神已经在后辈中传承了下来。

  今年56岁的柯有云,1979年参加工作,是第二代青海油田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青海油田专门成立了一个卫星定位导航队,在柴达木盆地开始大面积控制点的布设工作。柯有云通过学习培训,成了卫导队接收组的一员。

  “勘探工作需常年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行走,带上帐篷、设备和粮食,有时一次要待个把月。”柯有云说,虽然那段风餐露宿的“找油”经历很艰苦,但现在想起来更多的是一份成就感。去年退休后,柯有云依然坚持协助年轻同事处理一些事。

  1992年出生的李蕊,在油田出生并长大,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了油田工作,如今是青海油田采气三厂东坪集输站的一名普通工人。

  李蕊说,油田如今的生活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在生活区内,职工宿舍、食堂、电影院、体育馆等设施都较为齐全,上下班还有了通勤车。

  “像我们班组,一半是女孩,大多是‘油三代’,上班时都是‘女汉子’,但工作之余我们也喜欢逛街买衣服、买化妆品,喜欢看电影、追剧。”李蕊说。

  和李蕊一样,刘梦姗也有同样感受。“虽然我们工作的环境很艰苦,依然要有一种不怕吃苦的石油精神,但我们的生活状态和其他年轻人也没有什么区别。”刘梦姗说,她的梦想就是做一名优秀的石油工人,同时还要多攒钱,有时间多带家人去旅行。


标签:青海;石油工人;劳动者;芳华 责任编辑:沈正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