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数字赋能 内蒙古农牧业尽显“科技”范儿
2021年12月16日 10:27:30 来源:人民网

  几百只羊如何高效管理?每只羊每天吃多少饲料,喝多少水,有没有生病的?如今在草原上,牧民用一部手机就可以“放牧牛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牧民吉雅介绍说,他家600多平方米的智能羊棚实现了全自动化养殖,仅用一部手机便能完成饲草料喂养、给水、给药、羊圈加湿、羊圈空气净化和羊粪的智能化清理。

  牧民吉雅家的全自动化棚圈。人民网 富丽娟摄

  “现在可以放心地出去几天,拿着手机可随时查看棚圈里的情况,比以前方便多了。”在吉雅的手机上,每天都能从管理云平台上实时获取羊群的动态数据,上面详细记录了每天具体投喂饲料的品种、数量,对具体的饲料混合比例都进行了明确标注。

  “更强大的功能还在后面呢!”吉雅从系统中打开羊群健康情况页面,每只羊的实时健康状况一目了然。“平台利用大数据能依据羊走路的姿态、步数等发现羊是否健康。如果羊生病了,我们就能及时安排兽医进行治疗。”

  鄂托克前旗全自动化日光温室育苗大棚。人民网 富丽娟摄

  这是内蒙古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2020年10月,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兴安盟扎赉特旗获批成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全国共117个县)。今年9月底,内蒙古召开全区数字乡村工作现场推进会,提出要聚焦数字乡村建设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围绕内蒙古数字乡村建设特点特色,坚持试点先行,探索典型模式,高质量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高科技”打造现代农牧业发展新模式

  如今,在内蒙古,高科技在农牧业生产的各环节、各阶段都施展着“魅力”。

  “我们的目标是把产业园农旅休闲体验区打造成一座农业公园,实现经济、文化和生态效益三结合。”扎赉特旗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主任许慧敏介绍说,这里的稻田不仅长稻子,还“长”出鱼、龙虾、螃蟹、鸭子等,实现了“一地多用、一举多得、一季多收”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节约了水土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更提升了水稻品质,催生了私人定制品牌“我特有田”。

  示范区里的私人订制和认领农业蔚然成风,“我特有田”随处可见。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认领基地的客户,保证每亩年产400斤以上优质大米,其中的稻鱼、稻虾、稻蟹等也是属于客户的。认领稻田产业让农民摆脱了产量依赖,也一改通过多个中间环节才能将大米端上餐桌的老路子,从源头上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在管理方面,示范区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看水稻长势,灌溉、施肥、控制温度等各项农业生产指标通过手机操作就能够实现。

  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18年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近4年来,扎赉特旗累计投资15.5亿元,建成10万亩智慧农业示范区,利用产业园奖补资金4548万元,建成集“智慧大脑、智慧农场、农业专业实验室、溯源体系”于一体的数字农业农村科技服务中心,指导农业信息化经营,提升数字化应用水平。

  目前,全旗水稻种植面积达到90万亩以上,年产绿色优质大米达30万吨,品质、品牌得到了显著提升,初步实现了全程数字化。

  内蒙古爱养牛科技有限公司是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微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孵化基地的在孵企业,公司的“爱养牛”平台通过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成立行业采购联盟,为牧场提供个性化服务,精细化定价及产品代工,对农牧业产品做全年的预算采购和计划采购,为终端使用者长效布局,从而和供应商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

  “爱养牛”平台通过大数据订单追踪系统,确保各类饲草料精准送达牧场。人民网 富丽娟摄

  “为了解决上游中小牧场的采购渠道不公开透明以及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创建了爱养牛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的优势让养牛户们看到‘春天’,扶持企业创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根据反馈,平台免去了中间商差价,透明了供应品实际价格,以此减少了用户们没必要的支出,使他们拥有了更多的利益回报。”内蒙古爱养牛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晓江说。

  疫情暴发后,全国多地牧场面临饲草料短缺、运力不畅等一系列现实难题。平台在疫情期间平均每月成交3000多笔牧场物资订单,为近千家牧场解决了“燃眉之急”。

  “慧”种地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一提到秋收,很多人会想到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情景,而在内蒙古扎赉特旗,以“无人驾驶收割机”为代表的“高科技”登场,开启秋收“无人”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农业劳作方法。

  “我家种了200多亩水稻,今年用了无人驾驶收割机,一小时能收70亩,3个多小时就收完了。”扎赉特旗五道河子村种植户黄宇笑称现在自己成了农忙时节的“闲人”,从春种到秋收一切都是机械化,种地又快又高效。

  无人驾驶收割是如何实现的呢?技术人员介绍,“无人驾驶收割机借助北斗卫星导航,加入传感器和控制器。只要作业前在系统内设置好收割区域,收割机就能自动规划最优路径和最佳作业方式。用户站在田埂上,通过操作端按下启动开关,就能实现自动作业。”

  农机技术的进步让麦收变得越来越“高精尖强”、越来越“智慧”。天上飞着无人机,手里操作着APP——如今在内蒙古,好多种了大半辈子地的农民从会种地升级到了“慧”种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让大家解放了双手。

  在鄂尔多斯宏野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智能温室大棚内,负责人李宏正在通过手机视频和华中农业大学的教授讨论智能化喷灌系统的安装方案。他捧着手机边跟设计单位讨论农场智能化地埋式喷灌系统项目的安装施工方案,边快步向农场东南角的试验田赶去。

  “这个项目是农业生产全程智能化的一部分。”李宏介绍说,这套智能化喷灌系统,每间隔1米设有一个喷头,利用太阳能板等设备对水泵进行自动化控制,不仅能够实现自动灌溉,还增加水肥一体化功能,加快形成高效、低耗的智慧模式。

  鄂尔多斯宏野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智能温室大棚的喷灌系统,仅是鄂托克前旗以智能化赋能农业生产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积极把信息化引入农业生产全过程,打造智慧农场和智能温室大棚,实时采集监控土壤温度、水份、PH值等参数,普及智能化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灌溉等系统,以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智能化、便捷化的“互联网+”现代农业体系初步建立。

  “云卖场”助推“内蒙古味道”香飘四海

  初冬季节的内蒙古气温骤降,但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新营子镇富迎来调味品专业合作社里,负责人董连柱和工人却干得热火朝天。在刚刚结束的一场直播中,一名网红主播将他厂里的葱花胡麻油卖出去将近300瓶,他和工人要赶在下午快递来之前将货物进行打包。

  董连柱经营调味品生意16年,从2020年开始,他将更多注意力放到了网络销售上,“过去一年线上销量已经和线下渠道几近持平,很快线上销量就会超过线下。销售模式被网络所改变。” 董连柱说。

  2020年,托克托县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举办了两场县长直播带货,共计实现线上销售11097单,不少参与的商家是第一次尝到了直播卖货的甜头;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直播卖货当中。去年托克托县成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同时还通过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验收。

  不光托克托县,如今在内蒙古各地的农牧民群众中都兴起了“直播卖货”热,“云卖场”助推“内蒙古味道”香飘四海,“直播卖货”日益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条新路子。

  牛肉干、草原白酒、亚麻籽油、风干牛肉辣酱、羊绒被……内蒙古正镶白旗农特产品电子商务体验店(北京大兴店)的直播间里,工作人员正在线上推销着“内蒙古味道”。

  内蒙古正镶白旗农特产品电子商务体验店(北京大兴店)的直播间。人民网 富丽娟摄

  为促进正镶白旗农特产品上行销售,正镶白旗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在北京市大兴区开展了主题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直播活动。活动采用“线上宣传+线下展销”“直播互动+异地连麦”的模式进行,达成交易额25万余元。活动中,正镶白旗电商中心主播与北京体验店主播连麦推介正镶白旗公共品牌“明安牧都”旗下系列优质产品,更好地宣传了正镶白旗公共品牌“明安牧都”,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在内蒙古广袤的农村牧区,一批农牧民群众抓住机遇,把手机当成新农具,把直播当成新农活,以田间地头为布景,以绿色生态为卖点,推销农产品、售卖山里货,打开了致富的新门路。

  “我们把鄂托克前旗所有的农牧业合作社,还有小微企业的各种农牧产品综合起来,组成一个大的供应链,这样每个主播的直播间都能出100多种的产品,粉丝在任何一个主播的直播间都可以买到好多产品。” 鄂托克前旗“e网情深”助农志愿服务队队长李彦军说。

  为了帮助农牧民拓宽销售渠道,从2019年开始,鄂托克前旗组建了“e网情深”助农志愿服务队,并打造助农直播基地,依托可汗苏立迪乳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直播平台,吸纳全旗30多位网络达人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不仅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开设“云卖场”,将当地农牧民的产品销售出去,还开设了线上丰收节,每天都有两到三位主播在助农直播基地进行直播带货、冲粉、满减、组合售卖,平均每场直播都能销售300多单。

  为畅通数字化销售渠道,鄂托克前旗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功能化布局,坚持城乡统筹,整合数据资源,加快农村牧区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共建成4G宏站654个、5G基站44个,实现了全旗乡镇城区宽带热点全覆盖,行政村光纤通达率100%,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稳步增强。

  敢为人先,典型先行。内蒙古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快速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城乡“数字鸿沟”逐渐缩小,更多农牧民共享数字经济红利。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一幅数字强农、数字治村、数字富民的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

标签: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直播;正镶白旗;手机;扎赉特旗;养牛;电子商务;数字乡村;托克托县 责任编辑:徐茜茜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数字赋能 内蒙古农牧业尽显“科技”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