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想上中国餐桌的香蕉与东星斑
5月的达沃,骄阳似火,大片郁郁葱葱的香蕉林一直蔓延至看不见的远方。在硕大的绿叶下,一串串香蕉透出令人喜悦的青色。它们的主人是蔡天保,菲律宾赫赫有名的“香蕉大王”。当《环球时报》记者与他见面时,他的心情相当不错,因为这片农场“每周都能向中国出口四五十个集装箱的香蕉”。
菲律宾是全世界第二大香蕉出产国,供应了整个亚洲市场上95%的香蕉。其中,中国是其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出口市场,而且菲律宾香蕉是中国市场价格最贵的一款,当地香蕉农和出口商对中国的看重不言而喻。
蔡天保如今的好心情来得并不容易。2012年中菲关系因南海问题迅速降温后,中国以检验检疫为由,暂停了菲30家香蕉企业和2家菠萝企业对华出口水果资格,这对于菲律宾这样一个农业在其经济份额中占1/10的国家来说,不啻为一个巨大打击。蔡天保回忆当时的情景说:“2012年开始,我发往中国的香蕉减少很多,一周只有二三十个集装箱,只能看着很多香蕉在田里烂掉。2012年到2013年上半年是最紧张的时候,我销毁了很多香蕉,损失恐怕得有800多万元人民币。”
这样的局面直到2016年才有所改变。去年10月,菲总统杜特尔特访华期间,中国宣布解除菲律宾香蕉、菠萝等农林水产品的进口禁令。不仅如此,中国还决定对菲律宾开放芒果、椰子市场。
“我们香蕉出口商协会和种植协会都特别高兴。”蔡天保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香蕉是达沃一带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一户普通居民只要有几公顷的香蕉田就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但以前大家都不敢种,禁令解除后,哎呀,抢都抢不过来,大家都想把香蕉卖到中国去。”
想上中国餐桌的不仅是菲律宾香蕉。4月26日,一场名为中菲渔业联席会议的洽谈会在马尼拉低调召开。菲律宾巴拉望的渔业养殖企业家程志远和来自中国广东省深圳深水网箱科技有限公司的冯会明相谈甚欢,他们计划签署东星斑、罗非鱼和龙虾养殖等3个协议。
“我想和中国同行合资做东星斑的孵化养殖,搞一个‘前店后厂’的一条龙,中国大陆是店,菲律宾是厂。菲律宾的气候和水土条件特别适合养殖东星斑,而东星斑很受中国人欢迎,市场潜力很大。”程志远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打算为这个项目投资一个亿,“希望能在‘一带一路’的大计划下,开辟一条养殖出口海鱼的‘绿色通道’”。
冯会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菲律宾的罗非鱼养殖技术相对落后,25公顷的鱼塘一年的产量才5吨。以后用中国的技术,一公顷一年就可以产5吨甚至更多。我们的项目采用的是公司养殖基地带动农户的形式,估计会有1万户菲律宾家庭参与进来。现在他们这儿普通养殖户一个月的收入也就一两万菲律宾比索,相当于人民币两三千元。要是单位产量能有这么大提升,他们的收入得提高多少倍?”
“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正在来临。”程志远对《环球时报》记者这样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