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家长点开短信链接没了五万 高考临近慎防五类诈骗
2016年05月27日 08:35:00 来源:羊城晚报

  陈春鸣/ 画

  羊城晚报讯记者郑诚、通讯员蒋瑛报道:收到“学校”发来的短信,称点击链接就可查询孩子高考模拟考试成绩,市民陈女士随手一点,成绩没查到不说,银行卡内的五万多元竟也不翼而飞了。距离2016年高考仅有十来天时间,各种利用高考进行诈骗的不法行为又有所抬头。据佛山禅城警方介绍,利用高考实施的诈骗因为时间阶段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类型,高考前主要为提供答案、加分类诈骗,而高考结束后则以诱骗落榜考生可补录、特招为由头进行诈骗。

  点个链接没了五万

  陈女士的儿子在佛山某高中读高三,近段时间,学校各种模拟考试也多了起来。一天,陈女士手机收到一条“学校”发来的信息,称下载软件可查到孩子最近一次模拟考试的成绩。陈女士并未多想,随手点击了短信附带的链接。很快,手机上出现了一个空白页面,但无任何可下载的内容。陈女士以为信号不好下载失败,便没有再去理会。几天后,陈女士在用绑定这部手机的银行卡购物时发现余额不足,心生疑窦的陈女士马上查询,发现卡内的五万多元竟然不翼而飞了!

  无独有偶,佛山市民邓先生日前也收到一条手机短信,上面写道:“邓某某家长您好,为了您能实时掌握孩子在校表现,综合评价表已上传,请您及时查阅。”在这几句的后面,还附有一个网址链接。“我儿子还没上幼儿园,怎么可能有在校表现评价?”王先生果断报警。警方表示,该网址其实包含一个木马病毒的下载页面,点击后将自动安装到手机上,这个病毒能够自动把手机收到的短信转发到指定号码,而最关键的相关验证码会被泄露出去,骗子可借此完成转账、消费等操作。

  “不法分子将木马程序捆绑在‘校讯通’等安装程序中,然后通过‘伪基站’或‘钓鱼’短信等方式发送出去,受害者一旦点击安装后手机便会中毒。不法分子很容易就能获取被害者手机中短信、通讯录、手机号码等信息,从中乘机窃取银行卡账号、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再通过木马拦截银行验证码,盗取账户资金。”禅城警方一名反诈骗民警介绍说。

  假冒名校招生诈骗

  26日,警方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了一起私刻公章假借央级院校名义进行招生诈骗的案件。去年高考放榜后,小陈因为成绩不理想,想找个出路,于是在网上寻找相关招生信息。很快,她在网上查到一中央级大学秋季开放教育招生,觉得比较满意,就在网上与招生接线人员对话,并按接线员提示,到禅城祖庙路某写字楼一家培训机构报读了该大学会计大专专业。当时该培训机构预先收取了她800元报名费,同时开具了一张收款收据,收据印章为“××大学佛山工作站”。但小陈随后向该大学咨询所报专业开课时间时,被告知并没能找到她的报名信息。小陈随后报警。

  警方随后对该培训机构进行突击搜查,据两名嫌疑人交代,他们先在高档写字档租用场所,虚设所谓“师大”教育培训机构,然后打着“中央××大学”幌子,仿造建立看似合法的高校招生网站,出资进行网络置顶推广招揽生源,最后私刻“广东××大学佛山工作站”、“佛山市×教育科技培训中心”等业务公章开出收据向报名学生收取学费。

  利用高考实施的五类诈骗

  26日,距离今年高考只剩十来天的时间,禅城警方对外发布了五类利用高考实施诈骗的犯罪类型,提醒考生及家长注意。

  1、贩卖“高考答案”诈骗

  骗子们抓住考生急于通过考试的心理,通过各类途径向考生、家长兜售考题答案,通常全套价格在几千到几万元不等,骗取钱财后即失去联系。

  2、以“特长生加分优惠”诱骗

  骗子们称能办理艺术、体育、小语种等各类“特长生”加分,还会煞有介事地要求考生提供“特长生”资格证书,以此骗取钱财。甚至还会冒充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租用办公地点、考试场地,设立小语种、艺术类提前招生考试现场,私自组织考试,骗取考试费和录取费。

  3、打“军校”招生幌子诈骗

  诈骗者谎称掌握有军事院校或国防生“内部招生指标”,伪造部队招生文书、印章,向考生家长诈取钱财。

  4、“特殊招生类型”诈骗

  骗子们利用“自主招生”、“定向招生”、“委培生”、“学院独立招生”等政策,误导家长们可以降分录取,甚至不用高考成绩自主选拔学生,从而骗取几万甚至几十万元钱财。

  5、以高考为由头的“木马”诈骗

  诈骗者向考生和家长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短信,或是在网站上设置一个诱骗性的木马链接,只要点进去之后,木马程序便植入手机,获取关联银行卡等信息,通过拦截获取支付验证码,经网购消费变现或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红包转账提现。

标签: 诈骗;高考;短信;招生;手机;木马;银行卡;考试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家长点开短信链接没了五万 高考临近慎防五类诈骗

每日关注
  • 成都地铁3号线熊猫专列首亮相 粉丝团:萌化了
  • 国企前高管被举报日购41套房 辩称房产系别人顶账
  • 云南德宏州年薪42万元招公务员 称对能力要求高
  • 山西刷新吏治 一年7个月调整139名不胜任现职官员
  • 近五成初中学生遭受校园欺凌后选择沉默
相关阅读
  • 近三年受理510宗校园暴力案件 七成犯罪主体为校内学生
  • 男子网络搜案例学诈骗方法 预设多种套路作案30余次
  • 大学老师上课出新招:学生发弹幕回答问题
  • 揭秘彩虹抓捕图背后的刑案:离职快递员入室抢劫杀人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 【政百科】第六十六期:促进就业 鼓励双创 浙江一大波"双创"红包来了
  • 【政百科】第六十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干货盘点 2016浙江经济怎么发展?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52731857318342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