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遵义10月21日电(陈俊松)早上9点07分,5630次列车缓缓驶出遵义站。按照计划,这趟列车共停靠26站,将在9小时24分钟后抵达重庆。
5629/5630次列车是川黔线上仅有的一对绿皮慢车,遵义、重庆两地距离308公里,这意味着这对慢车的平均运行速度不足每小时40公里。
10月20日早上,5630次列车正在遵义站等待发车。新华网陈俊松 摄
如今贵州县县通高速,高铁线愈发网络化,承担铁路运输数十年重任的绿皮车逐渐淡出民众生活。然而,川黔线上继续跑着冬没暖气、夏没空调的“龟速老古董”,这是为何?
“我们开行这对列车,一是方便沿线民众,二是希望能带动沿线经济发展。”5630次列车长吴良全如此解释。
从遵义出发,列车几乎一直被大山环绕,两旁多有峭壁危峰,水雾泛起。但美景背后却是大山民众的行路难,“从家门口过”的这对慢车因此是沿线民众进出大山的重要交通工具。
5629/5630次列车站站都停,平均20分钟就抵达一站。 26个车站中21个为乘降所,车站没有售票员,民众需要上车后再买票。与其说这趟列车是跨城的短途客运,不如说是沿线民众的“赶集公交”。
车票的价格也与公交相似,最低票价2元,即使跑完全程也仅为24.5元。相比于同距离的公路客运,便宜了约三分之二,低廉的票价吸引了很多山中民众。吴良全介绍,从1995年起,票价就没有调整过,“若从经营的角度说,肯定是亏损很多的,但我们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列车上,背着或提着篮子的民众随处可见,篮子中通常是新鲜的鱼腥草、青蒜,或是腌制过的猪肉,每停一站,随着乘客上上下下,农产品的种类就会换一些。
5630次列车停靠车站,沿线村民背着竹篓准备下车。新华网陈俊松 摄
平常日子,乘坐这趟车的人数大约在1100人,相当一部分从乘降所上车。周六日,学生回家和来访游客增加,会让列车出现短暂高峰期。吴良全说,很多人因为“赶集”多次乘坐,都成了“老熟人”,“每次出车,就像是看亲戚”。
每年春运期间,这对列车会被征调两个月,担当长途临客列车。吴良全和列车员们经常能听到沿线村民对此“抱怨”:“你们一停开,我们还真不习惯。”
沿线居民有诸多“老、幼、病”旅客,为了方便他们交通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列车员们会实施靶向服务。5630次列车的乘客中,老年人数量较多,在遵义站上车过程中,数位列车员搀扶着老人上了车厢。
5630次列车停靠车站,列车员扶着老人上车。新华网陈俊松 摄
促进人员和货物流动,进而让经济更有活力,这是交通扶贫的应有之义。5630次列车除了担任“赶集公交”,还将源源不断的游客和驴友送到沿线村镇。
在列车上,记者遇到了几名从武汉来的游客,她们在遵义市区参观完遵义会议会址后,乘坐这趟列车,欲游览沿线的娄山关。“我们一查路线,发现这趟火车最方便。”
娄山关是知名红色景点,1935年,红军在这里打下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就是毛泽东登上娄山关后所写。从遵义会议到娄山关,这条经典的红色之旅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娄山关景区的《忆秦娥·娄山关》石刻。新华网陈俊松 摄
而到夏季,重庆化身“火炉”,贵州多地气温仍舒爽,避暑资源的“供需”形成对接,这对绿皮车于是多了许多前往贵州避暑的重庆人。“这个时候,一趟车的人数能达到三四千人。”吴良全说。
一些地方的乘客数量甚至超过了当地的接待能力,吴良全举了个例子,遵义汇川区板桥镇,原本3000余人的小镇,到夏季将会有3万人,“铁路助推的旅游避暑线路对当地经济促进十分明显。”
目前,川黔线上最后一对绿皮慢车还没有“退役”的打算,在多种更为便捷的交通方式的竞争下,这颗“绿色明珠”将继续便利沿线民众的出行,同时为推动脱贫攻坚、拉动沿线地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 快板说长征之三:遵义会议定乾坤
- 清华园火车站将停办客运业务 老车站老站台定格记忆中
- 【网络媒体走转改】不忘初心再长征 遵义战役红军长征中首次大捷
- 【网络媒体“走转改”】红军长征经过,给今天的贵州留下了什么?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