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直击低水位下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变身“大草原”
2016年11月03日 11:04:21 来源:新华网 吴锺昊

  新华社南昌11月3日电(记者 吴锺昊)继今年9月19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跌破12米大关,较历史同期提前54天进入低水位期后,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据江西省水文局监测,3日8时,星子站水位跌至10.6米,通江水体面积924平方公里,不足丰水时期的八分之一,鄱阳湖正变成“大草原”。

  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露出水面的鄱阳湖草洲上,游客行走在昔日的湖底,蹲在紫红色的蓼子花丛中,恰如身处“大草原”中。很难想象,两个月前,这里还是水天一色的打鱼场。在与都昌县相邻的庐山市,古代遗留的落星墩也完全露出了水面。这个建有宝塔和小阁楼的湖心小石岛曾被用作航标和灯塔,如今被当做判断鄱阳湖涨跌的天然标尺。记者看到,落星墩周围的草洲变成了牧场,其一侧狭窄的主航道上,只有数量不多的几艘运输船在航行。

  今年并非鄱阳湖首次遭遇枯水期提前。江西省水文局对水文历史记录统计分析显示,自1952年至今,鄱阳湖枯水时间不断提前,枯水期延长、加剧。“春江水暖鸭先知”,尽管提前到来的低水位让我国最大淡水湖呈现出别样的壮美风光,但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却让世代生活在此的渔民深有感触。

  “鱼越来越少,现在用丝网也打不到几条了。”57岁的庐山市蓼池村渔民张冬滚告诉记者,每年3月20日至6月20日是鄱阳湖禁渔期,他们响应国家政策不下湖捕鱼,如果年景好,鄱阳湖水退得慢,禁渔期结束后能赶在枯水期来前打4个多月的鱼。但今年9月底水就退了,他们因此少打了2个月鱼。

  庐山市渔政局干部张光华认为,鄱阳湖渔业资源近十几年来一直在减少,只是今年低水位提前到来,让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他介绍,虽然鄱阳湖渔业资源的总体数量只是缓慢减少,但是种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大鱼越来越少。

  蓼池村是庐山市仅有的两个整体渔民村之一,全村1100余村民,其中85%靠打鱼为生。蓼池村党支部书记张剑生介绍,低枯水位之下,大批渔民已无法正常生产。因为没有农田,年轻人外出打工或者从事水上运输,年纪稍大的渔民就只能在家闲着。“现在打鱼太难了,我家祖上八辈子都是渔民,但我的孩子不会打鱼了。”张剑生感慨,很多年轻人都不会撒网了。

  作为长江流域的吞吐性湖泊,鄱阳湖水涨水落本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但低枯水位提前频繁发生,已为大湖生态安全敲响警钟。

  10月30日,环保志愿者在都昌县和合乡水域发现一头死亡江豚,并在距江豚尸体40米处发现了迷魂阵与采砂船。湖区渔政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鄱阳湖低水位的到来,也意味着江豚“最后的避难所”正变得“危机四伏”。鄱阳湖水域湖区滩涂外露、河道变浅,江豚栖息空间缩窄,极易受到人类活动威胁。此外,快速退水时江豚还常常被困于采砂造成的湖床洼地。

  同时,数十万只越冬候鸟也将受到影响。虽然今年湖区草洲提前露出水面,但因为寒潮到来较晚,目前候鸟大部队尚未到达鄱阳湖。江西省遥感信息中心博士乐兴华对此表示担忧,大面积草洲将提前枯黄,候鸟大部队很可能因为粮荒而分散到村民房前屋后、鱼塘农田觅食,“人鸟争食”的矛盾将加剧。

  江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水利厅副厅长朱来友认为,今年鄱阳湖提前进入低水位期的主要原因是长江上中游来水减少、清水下泄、人类活动以及降雨量偏少。江西省水文局副局长李国文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各站点在主汛期结束后的水位变化后认为,长江水位过低对鄱阳湖的“拉空”效应尤为明显。

标签: 鄱阳湖;水位;江西省;江豚;渔民;庐山;都昌县;水文局;湖区;候鸟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自家后院上演蛇吞蛇 澳洲男不怕近距离拍照

每日关注
  • 李安:做电影就是要拼命,不拼命好像没什么意思
  • 沪深两市资金净流出额创一个月新高
  • 贵金属持续上涨 融资客斩获颇丰
  • “ABB电力世界”北京开幕 数字化电力技术集体亮相
  • 去海外留学读硕士——择校、选专业:各有其“道”
相关阅读
  • 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灰鹤飞抵鄱阳湖越冬
  • 农业部:加强中俄边境水域捕捞管理 严打非法越界
  • 离乡不离党 流动不流失(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 海军某部用直升机救援海上被困渔民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