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璧南河景区。新华网发
璧南河畔百米“塔式”音乐喷泉正在“喷发”。新华网发
新华网重庆11月10日电(王龙博 实习生 李然) “是谁,让一池墨般的黑水,变成了透明的清水河……”一曲悠扬的《清水河》唱出了璧南河从“黑龙江”到“清水河”魔术般的变化。自2010年起,重庆璧山区以“与水共生、依水发展”为理念,打造璧南河璧南河水利风景区,探寻出一条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之路。
鱼翔浅底 人、水、城和谐相依
张婆婆住在璧山区凤凰城。她每天和老伴买菜、接送孩子都会特意从观音塘湿地公园穿过。“我们很喜欢这里的音乐喷泉和湿地,环境好、绿化好,很舒服。”
观音塘湿地公园位于璧南河支流,内有水车引渠、亭台水榭、璧玉广场、状元桥等著名水景观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并于2014年6月获批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湿地公园现在很美,但在2009年以前却是一条臭水,鱼虾绝迹,被戏称为‘黑龙江’。”璧山水务局局长王继超介绍,从2010年起,璧山牢固树立“与水共生、依水发展”理念,提出城市发展一切为水系让路。璧山区委区政府以璧南河水环境治理为切入点,采取“河内清淤、河外截污、外域调水、生态修复”的模式全力整治水环境,累计治理河道60公里、新建河堤52公里、绿化河岸38公里,建成主要由璧南河畔的秀湖公园、璧南河城区段及观音塘湿地公园三大骨干水利景区组成的璧南河国家水利风景区。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沿着璧南河一路走来,不时会听到市民不由自主地感叹:“这个地方真不错。”水质的净化,让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碧波荡漾的生态型河流风景线,成为了璧山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在璧南河国家水利风景区内,看不到任何花花绿绿的广告,每一个路灯、每一处绿化设施都像是地里“长”出来的。问其缘由,璧山水务局局长王继超说,风景区内建筑色调以灰色和巧克力色为主,不与自然争色,以实现人、水、城和谐相依。
“河中的鱼儿游来游去,快快乐乐,无束无拘;开心的人儿,散心漫步,水天一色……”就如歌曲《清水河》所唱,每日清晨和傍晚,人们呼朋引伴,或男女成双,或携家带小,络绎不绝向璧南河风景区涌来,或休憩散步,或跳舞舞剑,轻松惬意。不知不觉间,璧南河已然成为璧山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造福民生 水的灵气彰显城市的“神”气
“那年发洪水,我们家房子都被淹了。”南河公园内,一位大姐站在2007年“7•17”特大洪灾情况宣传栏前回忆道。
“在河道治理方面,璧山创造了‘河内清淤、河外截污、外域调水、生态修复’的中小河流治理模式,现在的璧南河防洪能力已经能从‘十年九淹’做到到‘暴雨不成灾’”。王继超局长说。
河内清淤,拆除阻洪桥、占道建筑、阻洪堰,清淤河道12公里。河中建闸,在璧南河城区段建设的翻板闸,能根据需要自动蓄水防水。河边建堤,在拓宽河道基础上,加固河堤18公里,老城区防洪能力由过去的不足十年一遇提高到二十年一遇,新城区达五十年一遇。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存相依。自璧南河整治后,不少企业看中璧山优美的环境,主动签约入驻。中联重科、六旗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已落户璧山。入驻企业中,不少主动出资加快企业周边水环境建设,提升企业知名度,实现了企业发展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双赢。2015年,璧山区生产总值实现381.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30.2亿元,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
“遇沟不填、遇水架桥、水系保护优先”,璧山区实行以水为城的战略,让水的灵气彰显了城市的“神”气。
承载文化 水育一方城一城人
“妈妈你看!恐龙!”小男孩儿兴致勃勃地拉着妈妈跑向恐龙雕塑墙。
“我们让墙与雕塑融为一体,并将水文化融入其中,恐龙就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王继超局长介绍道。
水光潋滟。秀湖公园的“塔式喷泉”将水和光影完美结合,喷射百米高水柱,以8中独特的水型表演上演大型“水舞秀”。特设直径30米水幕电影,彰显“写意璧山、意境璧山、境界璧山”的文化内涵。
璧山八景、翰林院、状元桥……璧南河风景区再现了璧山建县1255年、撤县设区元年的传说典故、名胜古迹、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历史名人,演绎了璧山厚重文化的优美“画卷”。
四年前,91岁的华语乐坛“词坛泰斗”庄奴先生沿着璧南河河边漫步,口中喃喃:“真好,太美了。”庄老竖起大拇指,说:“中国有很多臭水河,璧山这条河在两年时间内就变清了、变美了。璧山真的了不起。”以后的日子里,庄老围绕璧南河创作了《清水河》、《城市底色》等有关璧南河的歌曲。另外,庄老还为璧山写了一首歌曲《小而美》,因为他觉得这里像极了他梦中的小城。
庄奴先生今年10月仙逝,但他喜爱的璧南河还在静静流淌,造福这里的人,造福这座美丽的城。(完)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