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铁路大调图:多了“朝发夕至”,少了“舟车劳顿”
2017年01月06日 08:12:59 来源:新华社 魏婧宇 刘扬涛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魏婧宇 刘扬涛)5日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高铁覆盖到西南地区,越来越多的城市之间可以朝发夕至。车次更多、车速更快、运力更强,此次调图将在很多方面影响我们的出行。

  动车“公交化”日益普遍

  “从广州到南宁每天有60多趟动车,跟坐公交车一样方便。”家住广州的马先生由于工作的缘故常常往返于南宁和广州两地。他说,以前广州到南宁的动车不多,他有时不得不在慢车上熬过十几个小时,现在两地之间的动车实现了公交化,这使他的出行方便了许多。

  据了解,铁路调图后,南广高铁每天新增动车11对,总数达到67对。从早上7:05到晚上19:48,平均每11分钟就有一趟动车往返于南宁与广州之间,动车“公交化”日益成为常态。

  南广高铁新增动车组是全国铁路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新的列车运行图实行后,全国增开旅客列车135对,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3570.5对,其中动车组列车2332.5对,占到了旅客列车总数的65%以上。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的2017年春运方案显示,今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量3.56亿人次,同比增长9.7%,节前、节后日均运能将分别增长7.5%和7.1%。车次的增加使得铁路运能得到较大释放,客流饱满区段出行压力进一步缓解。

  “少用5小时,横跨祖国的对角线”

  从福州到乌鲁木齐,铁路里程数为4315公里,曾经坐T306/7次列车需要53小时31分钟。“我第一次到福州上学,火车坐了2天多,都坐晕车了,从那以后再也没坐过T306到乌鲁木齐。”从新疆到福州读大学的彭同学说。

  在此次铁路调图后,乌鲁木齐至福州的T308/5 、T306/7次列车往返旅行时间分别压缩2小时43分、5小时38分。网友“莉莉唐”说:“从东南沿海到西域大漠,少用5小时,横跨祖国对角线。”

  T306/7次列车途经福建、江西、湖北、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区,串联起滕王阁、黄鹤楼、华山、麦积山、嘉峪关等文化名胜,在此次大幅度压缩运行时间后,受到越来越多背包客的热捧,“沿途可见长江滔滔、华山巍巍、西域古邑、河西走廊,体验多变的文化风情。”网友“小蚂蚁爱旅行”说道。

  在新实行的列车运行图中,还有多趟线路的运行时间大幅缩短。西宁至合肥T389/90次列车往返旅行时间分别压缩1小时12分和1小时10分。大连至武汉首开高铁列车G2625次,将运行时间由原有特快列车的25小时43分缩短为10小时54分。浙江金华至山东聊城的K1512/09次列车,运行时间也压缩了55分钟。

  朝辞彩云,夕至沪上,高铁千里一线牵

  早上在上海吃小笼包,下午到昆明吃小锅米线;早上在京城赏雪,晚上到春城观星。随着沪昆高铁全线贯通,云南省连入全国高速铁路网,我国西南地区与华南、华东和中南地区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

  此次调图后,将开行北京、上海、广州、郑州、武汉等方向到昆明的G字头动车组列车。昆明到各大城市旅行时间将大幅缩短,昆明到北京由原来的33小时22分缩短至12小时19分,到上海由原来的34小时8分缩短至10小时36分,到深圳由原来的29小时7分缩短至6小时52分。

  新的列车运行图实施后,北京西-昆明南G403/4次列车正式开行,成为中国列车运行交路最长的高铁列车,“高铁千里一线牵”成为现实。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地区往云南、贵州方向开行列车达28对,运力提升21.7%。其中增开高铁5对、增加高铁席位3336个,高铁运力提升41.7%。

标签: 铁路;大调图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黄河壶口瀑布奔流不息

每日关注
  • 检察机关已从境外追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58人
  • 从“卫星看不到的城市”到“兰州蓝”,兰州治霾不靠风靠什么?
  • 十三五节能减排目标明确 能耗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内
  • 官员午餐饮酒纪委书记拒调查:我感冒了闻不出来
  • 北京市教委:部署幼儿园、中小学试点安装空气净化设备
相关阅读
  • 国家铁路局:春节前重点检查新开通高铁线路
  • 广西高铁直通周边四省 中国-东盟铁路枢纽成形
  • 新列车运行图实行 福建沿海铁路客运枢纽加速形成
  • 铁路今日迎新一轮大调图:昆明至北京仅需12小时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