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面向全国,小百花《五女拜寿》招人
2017年03月29日 07:33:45 来源: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马黎 通讯员 王平

  《五女拜寿》三十周年庆原生代剧照

  浙江在线3月29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马黎 通讯员 王平) 提到《五女拜寿》,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小百花”。

  “没有《五女拜寿》,就没有‘小百花’。”还记得2015年5月24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成立30周年收官之夜,原生代《五女拜寿》在杭州封箱了。那晚,团长茅威涛在台上说完这句话,落泪了。

  这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奠基之作,到今年,已经34年,演出了千余场,有原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等多个版本。更重要的是,在团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每一位进入“小百花”的年轻演员都要从《五女拜寿》演起。

  一出经典之作,如何永葆青春?便是一代代传下去。

  如今,这一份“传”,也将面向更多的人。

  2016年,《五女拜寿》被国家艺术基金列为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日前,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发布了《<五女拜寿>越剧表演人才培养招生公告》,面向全国戏曲院校越剧专业学生及越剧专业表演团体招收优秀青年演员。此次培训将由茅威涛等原生代《五女拜寿》演员及众多知名艺术家授课。

  今年,是越剧诞生111周年。

  上世纪80年代初,著名剧作家顾锡东创作了《五女拜寿》,这部戏让青春靓丽的“小百花”轰动全国。

  “作为越剧发展史上四分之一时候的代表作品,它开创了一个新的时期。”茅威涛说,“我们纪念顾伯伯为‘小百花’呕心沥血的恩情,我们还纪念我们这一拨原生代自己,因为我们创造了历史,影响了中国戏剧舞台当中‘小百花人’的一代又一代。”

  钱报记者的电脑里,有一份“1982年~1999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排练演出大事记”,前三年的“大事”里,全是《五女拜寿》的市面。

  比如,1983年10月24日,“小百花”还叫“浙江小百花赴港演出团”,首次在香港演出《五女拜寿》。台下的姑娘们被茅威涛帅哭了。据说,那次演完接着又去安吉,所有景片、道具及演员生活用品,都是用扁担一担一担挑到演出场地的。

  再比如,第二年这部戏就被拍成了电影,吃关机饭的那天,方雪雯刚满18岁。

  往前一个月,1983年9月4日,浙江小百花赴港演出团在杭州胜利剧院为赴港作热身演出,上演剧目有《五女拜寿》、《汉宫怨》、《双玉蝉》及两台折子戏。

  原来,杨家门的女儿女婿们第一次拜寿,就在杭州。

  那时的胜利剧院还是木结构,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声光电,一群20岁上下的女孩子,脸上带着婴儿肥,她们是浙江省各个市、地、县挑出来的好声音,在160分钟里分别饰演了剧中20多个有名有姓的角色。

  正如顾锡东先生所说:“观众喜欢看年轻演员,喜欢听流派唱腔。”

  这部戏涵盖了越剧界的绝大多数流派:张派、傅派、戚派、吕派、王派、范派、徐派、尹派、毕派、陆派等十多个流派。

  人物设计上也别出心裁,总共有八对老少夫妻,冲破了“一人一事”的限制,采取多线条的创作手法,打造了各具鲜明性格又能为年轻演员所掌握的人物群像。

  “当年她们的情况很特殊,是各个剧团挑出来的尖子生,每个人都很优秀,每个人都拿得出手,所以,这部群戏就是顾锡东为这个群体量身定做的。”戏剧评论家傅谨说,现在不太有人写群戏了,因为一般剧团找不到这么整整齐齐的一排尖子生。

  而这一次面向全国的海选,就是希望通过以《五女拜寿》排练的形式,对青年演员进行集中培训,可以有效培养不同行当流派的越剧表演人才,更重要的是,它的辐射更广了,“打破一团一地的局限性,在越剧界寻找更好的传承人。”茅威涛说。

  培训将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导师卡司很强大:茅威涛、董柯娣、陈辉玲、洪瑛、邵雁、江瑶等《五女拜寿》的原生代演员及诸多知名艺术家。而学员选拔,将采用初审与面试两次考核方式。经过为期两个月的集中培训后,学员将独立完成一台完整的《五女拜寿》公演,届时或将展开新一轮巡演。

  初审与面试,都将在4月举行,钱报记者也会带来现场报道。

  前天是世界戏剧日,茅威涛想起了去年此时,她曾写下的话:我虽呼吁戏剧,但更呼吁青春,也呼吁理想和追求……

  这句话,恰是对《五女拜寿》最好的诠释。

标签:百花;茅威涛;越剧;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员;浙江小百花 责任编辑:金林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