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直播“治老赖” 最高法创新手段破解“执行难”
2017年06月29日 08:19:49 来源:新华社 殷刚

  6月28日,被执行人潘某在上班时被执行法官采取拘传措施。被执行人潘某被判决归还欠款和利息,但潘某多次躲避执行。执行法官几经查找,发现潘某下落及工作地点。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新华社济南6月28日电(记者白阳、滕军伟)28日中午,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姚家庄村民涂大姐在执行法官和网络媒体的见证下,从“老赖”手中接过了拖欠8年的赔款,激动地大哭起来。

  2009年,涂大姐的丈夫因为一起交通肇事案件瘫痪在床,家庭陷入困顿。根据法院判决,肇事者之一的姜某某须支付原告6万余元赔款,然而姜某某以种种理由拒不履行判决。经原告申请,执行法官来到姜某某住所,对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听法官说不履行义务将面临拘留处罚后,姜某某当场还清了欠款。

  “就该让欠钱不还的人不再嚣张!”“攻坚克难,法治清明!”广大网友纷纷通过直播页面发送“弹幕”,为案子的圆满解决点赞。

  28日,最高人民法院、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共同发起全媒体直播行动,对18起涉民生、金融典型案件的集中强制执行进行网络直播。此次行动涉及标的金额490万余元,共拘传、拘留“老赖”12人。

  据悉,本次行动有近30家媒体参与直播,超过1000万网友在线观看,2名被执行人慑于强大舆论压力当场履行了法律义务。“法院直播执行活动,通过各方力量的执行联动和信息化手段的综合应用,有效加大了执行力度,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权益,这种形式令人印象深刻。”全程现场监督执行活动的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说。

  不仅是网络直播,近年来,最高法借助“互联网+”的“东风”,积极创新工作方法、综合施策破解“执行难”问题,取得良好效果。

6月28日,执行任务的干警和法官准备出发。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过去执行人员要到各个部门‘登门临柜’实地查控财产,效率非常低;现在我们着手建立了覆盖全国及主要财产形式的网络化查控系统,执行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对多种财产形式‘一网打尽’。”最高法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法院的网络查控系统已与3700多家银行以及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证监会等部委联网,可查询被执行人全国范围内的存款、车辆、证券等14类18项信息。系统上线两年多以来,共查询案件1025万余件、冻结867亿元,查询到车辆1987万辆、证券208亿股、渔船和船舶21.23万艘、互联网银行存款2.75亿元。

  部分“老赖”喜欢故意隐匿行迹“玩失踪”,对此,一些地方法院与公安机关合作探索建立联合网络协控被执行人系统,针对严重失信被执行人决定采取拘留措施但被执行人又下落不明的,通过网络推送给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在网上予以追逃,加大对严重失信行为的联合打击力度。

  2016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通过了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规定了11类100多项惩戒措施,涉及社会生活、经营生产的方方面面。截至今年6月,累计已有749万人次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全国法院共限制728万人次购买机票,274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

  最高法有关负责人表示,最高法今年还将继续推进联合惩戒机制建设,推动有关部门加快自身办公平台建设,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嵌入本部门的管理、审批、工作系统,实现对相关信息的自动比对、自动拦截、自动监督、自动惩戒。

标签:执行;法官;山东省;查控;网络;财产形式;惩戒机制 责任编辑:金林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