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家揭秘最古老树木如何生长
2017年10月25日 08:45:24
来源:新华网
10月23日,牵头本次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洪河展示在我国新疆塔城地区发现的硅化保存的枝蕨类植物化石横截面。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中、英、美三国学者组成的团队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揭开了最古老树木——枝蕨类植物如何生长的奥秘。出现在中泥盆世晚期(距今约3.9亿年)的枝蕨类植物是迄今最早的大型树木,现在已经灭绝。与现生树木不同,它的茎干中并非只有一个维管束,而是由多个维管束形成一个网格系统,这种树木可拥有数十套互相独立的年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前人的研究表明,枝蕨类植物可以长到4至5米高。但它们内部结构怎样、如何实现加粗生长,一直是未解之谜。近年来,研究人员在我国新疆塔城地区发现了硅化保存的枝蕨类植物化石。这些化石为最终解开它们生长之谜提供了依据。研究人员发现,与现生树木相比,枝蕨类植物的茎干结构和生长方式存在明显不同。现生常见树木中,起到支撑和运输作用的组织维管束往往呈一个单一的整体。它通过不断的次生生长,让树木茎干加粗,并产生年轮。而在泥盆纪的枝蕨类植物中,至少存在数十个互相独立、交织成网状的维管束系统。它们总体呈圆柱形,与其他疏导组织构成立体化的网格系统。在这套维管束构成的网格系统中,每个单一的维管束均可以加粗生长,产生生长轮,同时又通过彼此分裂、增生,不断扩大维管束系统,进而实现树木整体的加粗。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标签:古树
责任编辑:周舸
热点新闻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