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疫情期间焦虑、失眠,如何自我调适?精神心理专家来支招
2022年04月25日 19:44:54 来源:天目新闻 记者 隋雪 通讯员 李彬

  当前仍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公共卫生事件面前人们难免会有一些情绪反应,例如焦虑、恐惧,甚至出现睡眠问题等等。

  疫情期间过度焦虑,如何自我调节?生活节奏被打破,如何确保充足优质的睡眠?看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精神心理专家们的建议。

  “焦虑”是一种保护性情绪

  要正视它,接纳它,管理它

  疫情下,为什么我们更容易感到焦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神障碍科唐光政副主任医师表示,焦虑是面对未来可能存在的威胁而产生的不愉快情绪体验,常与肌肉紧张、对未来的危险过度警惕和小心谨慎以及主动回避行为有关。

  焦虑其实是一种保护性情绪。“正常的焦虑是人们面对潜在的或真实的危险或威胁时,都会产生的情感反应,在‘焦虑’的提醒下,我们会远离危险,保持警觉状态,提前设想,做好各项应对准备。”唐光政说道。

  但是如果焦虑过了头,我们就要当心了。唐光政介绍,过度焦虑会让我们处于持续、高强度的忐忑与紧绷状态之下。下面这些身体发出的“信号”,都表示你可能已经到了过度焦虑的状态:肌肉紧张、乏力、心慌/心悸、纳差、失眠等生理症状;思维高度紧张、注意力不集中、不能理性决策;情绪忐忑不安、易发脾气;行为回避,或反复采取无效应对行为。

  因此适度焦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将我们的焦虑保持在合理范围。唐光政建议,首先在焦虑的提醒下,根据专家意见,做好疫情下的自我防护;同时,要合理应对脑中的“过度担忧”思维,担忧是一个想法,而不是事实;此外,要保持生活规律、保持正常作息,在“不确定”中找到“确定”的部分;也要学会放松身体,比如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做放松训练、洗个热水浴等;减少过度关注疫情、过度询问等无效应对行为,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疫情终将过去。

  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

  这样做才能“睡得香”

  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充足的睡眠是人类健康的三大基石。人的一生当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良好的睡眠不仅能促进人体发育,快速地恢复人的精力体力,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在疫情期间,尤其是隔离人员,很容易出现睡眠问题,诸如入睡困难、易醒多梦、早醒、白天没有精神等。如何才能拥有良好的睡眠?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余正和副主任医师建议,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

  一是维系生物钟的稳定。不要轻易破坏生物节律,规律作息,保持固定的时间上床,固定时间起床,以维系生物钟的稳定,除此之外,三餐最好也要保持规律。

  二是保证夜间睡眠的动力。睡眠动力怎么来的?白天清醒的时间越长,晚上睡眠的动力就越足。所以,如果睡眠不好的人,午睡的时间不要太长,尽量保持白天清醒。如果一定需要午睡,建议时间不要超过半个小时。这样既能让大脑休息,也不影响夜间睡眠。

  三是睡前保证身心放松。可以做一些放松训练,让心情静下来。不要带着一些焦虑的情绪,或者总惦记着事情,这样睡觉肯定是不好的。

  四是要保持适度的运动。适度运动有利于睡眠,建议在睡前四个小时左右去运动。

  五要避免对睡眠有影响的物质或行为,如咖啡、浓茶、兴奋性的饮料等,也不要在睡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标签:疫情;睡眠;焦虑 责任编辑:江小来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疫情期间焦虑、失眠,如何自我调适?精神心理专家来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