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小长假期间,面对气温波动、人员流动频繁等现状,人们十分关注呼吸道疾病的预防问题;在社交媒体上,流感、发热等依然是网友们讨论的高频词。
针对近期百姓关切的热点问题,12月30日,省疾控中心和省级医院专家出具了一份应对冬春季呼吸道疾病的科学“处方”。
“目前,全国流感疫情仍在高位流行,部分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呈波动变化。”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防所所长孙继民告诉记者,假期人员流动大幅上升,旅游、聚餐聚会等聚集性活动也明显增加,冬春季、特别是元旦春节期间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和治疗应该引起重视。
省级医院的一线门诊,能够敏锐“感知”流感的流行情况。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就诊人次较前几天有所上升,目前医院已经安排好元旦假期的人员值班。“每年冬春季,呼吸道疾病感染的人数都会有所上升。”呼吸内科主任孙益兰告诉记者,主要原因在于气温的波动较大,和多种流感交织叠加发生。
最近一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门诊部,就诊的儿童人次数也上升较快。门诊部主任、儿内科主任王颖硕认为,天气变化是每年冬春季就诊人数上升的主因。“大多数病毒都是喜冷不喜热。很多病毒在冬春季都会进入活跃期,流感病毒也不例外。”他说,目前门诊部已经加强假期人员排班工作。
那么,面对多种流感同时流行的现状,大家应该如何科学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孙益兰提醒,首先要做人群判断。“如果是抵抗力较低的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一旦出现发热症状,应该及时就诊,并和医生说明身体状况。”她说,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如果出现38摄氏度以下的发热,可以适当使用非处方退烧药,进行观察;但是一旦发热症状两三天没有消失,或者体温上升至38.5℃以上,建议及时就诊。
关于儿童青少年,王颖硕说,从目前浙大儿院接诊的情况看,乙型流感的发生率较高。“除了常见的流感症状外,乙流在儿童青少年身上的消化道症状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呕吐、恶心等,体温一般在38.5℃以上。”他提醒,如果孩子出现消化道症状和发热,家长应警惕流感的可能。
多位专家告诉记者,流感病毒可防、可控、可治。孙继民提醒,假期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做好防护还是要从身边的‘小事’着手。”他说,节日期间,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依然值得提倡,此外,还应该养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做好防护“小事”,也是一线医疗机构的专家尤其强调的。孙益兰说,可千万不要忽视温度的大起大落,每个人,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人群,都要特别关注天气预报,随着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衣服的多少,要顺应气温变化,否则人体的‘控温系统’就会混乱,进而影响免疫力。”她告诉记者。
王颖硕说,佩戴口罩、勤洗手等看似微小的生活习惯,不仅仅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别人。在节假日出行期间,大家相互保护、相互尊重尤为重要。他还特别提醒广大家长,在孩子的学习和身体健康之间,身体应该放在第一位。“很多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一旦感染应该以休息为主,让身体处于负担较轻的状态。”
近期,我省空港口岸迎来出入境客流高峰。对此,多位专家提示,出境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归国后应主动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不适症状后及时就诊,主动告知医生出境史。
12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提示,当前,国内新冠病毒感染处于低水平流行;在春运期间,新冠病毒感染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可能会上升。同一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元旦春节期间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强化疫情监测预警,提醒公众及学校、养老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等重点机构落实公共卫生措施。
孙继民再次呼吁,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应该积极主动接种疫苗。”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