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数字化赋能 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
2021年06月10日 14:32:12 来源:东方网 作者 张春美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辉煌,举世瞩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站在百年华诞的重要节点上,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向世界展现立体真实全面的中国共产党,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题中之义。

  媒体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发展,孕育难得机遇

  当下,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深刻改变全球文化传播格局。以播报智能化、内容场景化、视频个性化、数据可视化为特征的媒体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叙事转向技术叙事、多媒体叙事、差异性叙事和融合叙事,凸显出创新赋能媒体传播的新动向。因此,摒弃流量思维、采用“数字订阅优先”,已成为一些国际媒体的新策略。以《纽约时报》为例,1997年其报纸的发行量约100万份,多数订户位于纽约都市圈。到2020年6月,该报拥有650万份的发行量(含数字订阅),订户遍布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纽约时报》在数字化转型中,不仅把自己看作内容创造者,也看作一个社区的建立者。它始终强调深耕优质新闻内容,是取得受众粘性的制胜之道。这也引发了国际社会数字订阅的潮流。据国际期刊联盟(FIPP)发布的《全球数字订阅报告》,2018-2020这三年中,稳居全球数字订阅前二位是《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去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新闻媒体的付费阅读量大幅增加,已有24家报刊的纯数字付费订阅量突破10万,总在线订阅用户超过2000万。数字化订阅已然演变成一种风潮。而从国内媒体的数字化订阅情况看,在前15位中,来自中国的《财新》以20万订户名列全球第11位,成为唯一入围榜单的中国媒体。去年底,“复兴路上工作室”和“中国好故事数据库”联合出品的短视频《一杯咖啡里的脱贫故事》,国内外阅看和互动量达4.13亿次,其中,国外主流社交平台自然浏览量超1亿,成为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的代表作。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带来的新特点、新趋势,为我们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孕育了难得的机遇。

  运用数字化技术,促进叙事方式创新

  数字化技术是集聚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物联)、分布式技术(云计算、区块链)以及安全技术(生物识别、量子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总和。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人与物、人与人、组织与组织间的平面连接,建构起更为精准、高效、智慧的立体连接,形成“智能互联、知识透明、边界消失”这一万物互联的独特景观,这就为我们突破单一中心思维,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提供了新场域、新手段。

  借助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加强内容生产的场景化。通过建设沉浸式全景影像、历史场景复原、情景体验场景,创设线上线下交织的跨界场景,营造实景体验式的“沉浸感”和“临场感”,打造中国共产党故事的“特定画面”,给受众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体验。比如,2016年,贵州赤水率先成立全国首家四渡赤水VR战争体验中心,融合红色文化资源与VR/AR技术,深度定制文化消费新符号。2017年,上海推出“中共一大·回到1921”这一互联网沉浸式红色体验之旅,让参观者在移动互联网中感受、经历历史事件。

  借助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实现文化创意的具象化。数字化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产生“化学反应”,超越个体或局部,把握文化表达的多样性、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及社交群聚本土化等新传播特点,着眼多方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深度挖掘,搭建科学合理的媒体矩阵,改变传统文化生产模式和专业机构单一供给模式,大大提升了叙事传播效能。比如,今年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上海频道、阿基米德传媒、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单位联合制作的“百年大党正青春”全媒体党课,“解码”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原因。它采用“设问体”的讲述方式,贴合广播电台节目播出特点,配合制作党课视频、图文实录以及相应碎片化新媒体产品,借助全媒体的传播手段全场景分发,产生了裂变式传播效应。

  用好数字化平台,打造中国共产党超级IP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传播红色文化,展示立体生动的中国共产党形象,提供了全新的数字化平台。这一平台支持多种高新技术集成创新,吸引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的汇聚,集聚“数据”这一重要文化资源。同时,为数字化传播提供了更快捷、更大容量的网络连接,促进信息生产、分发、消费的双向互动和开放链接。这些,构成了打造中国共产党超级IP的生态环境。

  以数据为导向,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历史故事,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精神故事,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时代故事。其中,红色文化正是中国共产党故事里的核心要素,它内蕴含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是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更是诠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核心文脉。数字化赋能,首先要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采集与处理,包括对既有历史文献的数字化储存、红色文化遗址的数字化摄影、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案例的数字化输入、中国共产党人故事的数字化处理等,进而建立物理分散、数据共享、安全可信的红色文化大数据库,有效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构建中国共产党IP的文化要素。其次,借助IP周边衍生授权、内容改编授权、空间场景授权、品牌合作推广等不同形式,深耕红色文化资源优质内容,进行红色文化资源原创性改编,以鲜明的人设和人格魅力打造中国共产党英雄人物IP,使之成为跨地域、跨文化、跨民族的文化符号和标识。

  集聚创新资源,构建红色文化IP产业链和产业生态。打造超级IP,既需要红色文化要素的IP呈现,更离不开红色文化IP产业链的加持。这一产业链涉及流量、发酵和变现等三个环节。其中,文化创意、大众互动、故事驱动、技术推动等旨在吸引流量,场景营造和社群运营促进内部发酵,平台在集聚资源以变现IP价值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一方面,平台重构多种主体传播联动体系,提供了打造超级IP的生态环境。政府、官方媒体、智库、各类媒体平台等,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多元传播主体。在数字化平台上,多元传播主体在分工基础上相互融合与协同,根据受众需求和情感特质,主动设置议程,以特定事件来撬动不同层次受众对中国共产党故事的认知潜能,进而展开多级传播,带动受众的思想共鸣和认同,让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共产党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功能型平台集聚科技、文旅、宣传等不同部门资源,以数字化技术赋能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推进红色文化产品多渠道发布、多网络分发、多终端呈现,形成融合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化体验为一体的叙事内容,在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中变现超级IP价值。

  概言之,运用数字化技术革新叙事逻辑、变革叙事方式、提升叙事效能,生动鲜活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根本目的在于,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党的百年大庆记载伟业、展示辉煌,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力量。

标签:红色文化;数字化;故事;叙事;订阅;文化创意;受众;场景 责任编辑:杨丹丹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数字化赋能 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