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共同富裕背景下的乡村社区养老环境建设
2021年08月23日 07:44:51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陶锋 唐洁 编辑 章忻

  浙江在线8月23日讯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加大农村、海岛养老服务供给,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随着乡村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速,乡村社区养老将社会养老服务和居家照料服务有机结合,成为老年人“原地养老”的理想模式。社区养老对社区的老年服务质量、户外适老环境品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亟须科学形成户外适老环境设计策略,加快推进户外适老环境建设。

  适老环境体现在老年人行为与物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环境因素包括活动空间的位置和分类、面积与数量、活动设施现状、路面情况、乡土建筑、交通与微气候等,大致有交流、休息、娱乐、锻炼、亲子、杂务与社区活动7种户外活动类型。适老环境设计的核心是从老年人的身心特征出发,打造老年人在感知和体验上都能轻松适应的户外环境,使之符合老年人颐养需求从而提升老年人户外活动的频率。除了基本的养老服务,还应采取存量挖掘的在地性设计方式,在乡村社区既有户外空间与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实施适老性改造或更新,积极推进景观赋能与智能管理,形成老有所护、老有所识、老有所享、老有所依的老年居养环境。

  微气候营造与安全布局,实现老有所护

  营造舒适宜人的微气候以及符合安全设计规范的活动空间,有利于老年人外出并享受户外环境。风与日照是影响老年人户外活动的主要气候因素。在微气候营造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模拟、分析软件明确乡村社区的风、光环境,并通过风光叠加技术获悉优质的户外活动区域,实现精准的位控、量控与品控。一般来说,冬季选择平均风速在1.5m/s以下或无风的区域为佳;夏季则选择平均风速在1.6-3.0m/s为佳。在设定活动场地的方位时,尽量选取处于最佳风速的区域,或通过密植林、风屏障等改善风速,做到冬季避风、夏季放热。与此同时,应保证活动场地在冬季的日均日照时间不少于2h,规划场地时参考冬季的日照分布,并将冬季拥有最好日照的场地留给老年人活动使用。

  户外活动空间要结合老年人的认知特点,为其提供相对清晰的空间结构和容易被照看的场地条件。因此在活动类型、位置、尺度、材料、自然要素、安保系统和服务设施等各项指标层面,都要身心兼顾地关怀老年人的安全感受,充分考虑老年人活动中所需要的安全保障与护理服务,避免碰撞、跌倒等意外状况发生,增强老年人在身心上对于环境的可控性。

  整合交往与道路网络,实现老有所识

  易于通达的户外活动空间能提高养老服务设施的使用率,并增加老年人集聚交往、相识互动的机会。通过行为地图客观记录老年人户外活动的轨迹,有助于分析既有道路的整合度与连贯性,继而通过加强道路的循环性、可视性以及提高道路信息的可理解度,合理架构道路网络并加以无障碍与通行辅助设计,进一步引发老年人的自发性、社会性活动。以步行为例,在道路网络中安置距离合适的休憩设施是劳逸结合的理想方式。步道以不同材料、色彩和触感的地面铺装配合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标示出道路信息和使用属性,便于老年人的定位与判断。事实上,适老性架构的道路网络也为老年人提供了集聚活动、闲暇放松和安静私密等户外个性空间的多样选择。

  多数老年人喜欢和不同年龄的人群交流,或通过观看他人活动感受活力与乐趣,因此要积极促进户外活动空间向公共交往空间转化,注重场地的高效复合利用,将参与空间与观看空间结合。同时考虑老年人的亲子行为,设置老年、儿童可以共同活动的场地。由此满足老年人在户外空间与全龄人群的交往需求,也提升了老年人被照看的可能。

  公共意象与景观赋能,实现老有所享

  蕴含着历史文化的公共意象赋予了乡村独特的地方韵味,对于公共意象的知觉与欣赏则会唤醒老年人的文化自觉与自豪。乡村社区中一些公认的符号系统,如乡土建筑、大街小巷、水口古树和民俗活动等,组成了乡村社区的公共意象。因此,乡村社区应保留或重塑能唤醒记忆、激发共鸣和良风美俗的环境质感,并通过诗词歌赋、形色声香等景观赋能将公共意象空间化、叙事化和情感化,营造出舒适、健康又迷人的环境氛围。同时开展多层次、群众性的社区文化活动,促进老年人融入集体并形成归属感。可以借助声环境模拟选择声环境非敏感区,排布艺术展演等,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使公共意象更加和谐与包容。

  “视、触、动、听”是老年人在尺度适中的户外环境里的感觉等级,所以考虑正面视野开阔、景致优美,背后有实体触感的景观设计,使老年人在获取环境信息的同时避免不良因素的干扰。如宁波走马塘村由莲池、马头墙、连廊和古树等景观要素围合而成的村口广场,青砖黑瓦配以莲池的绿荷与粉莲,成为展现村落独特意象的文化景观,也是村中老人茶余饭后谈古论今所享受的户外环境。

  自然生态与智能管理,实现老有所依

  乡村社区自然演化的过程其实是人与环境相互磨合的生态过程,对于自然的依恋也早已刻入了村民的基因。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其生活环境有直接的联系,乡村得天独厚的青山、绿水和花木等自然元素不仅可以修身养性、调理身心,起到治疗、缓解某些病痛的辅助作用,而且老年人通过接触、参与维护自然环境,可以增强社会责任心与价值感,实现精神富足。尊重自然、守住乡愁,借助自然之力、传统智慧和数字化治理提升乡村社区的生态效益与康养功能,构建出山水相依、和谐安定的栖息环境,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提供根本保证。

  乡村社区户外适老环境营造并非建设“老人村”,而是对共同富裕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的整体品质提升与智能化管理。探索出一条适老环境设计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在体现浙江元素和浙江色彩中凸显乡村社区养老模式的生态与活力,将有效提升乡村振兴的支撑力、外向度和内驱力,也将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标签:老年人;户外;乡村社区;乡村;道路网络;户外环境;微气候;意象;日照;道路信息 责任编辑:董沈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共同富裕背景下的乡村社区养老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