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上海有关部门连夜对迪士尼游客集中开展核酸检测时,园方照常燃放烟火的一幕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有人说,那次疫情处置,反映了有关方面较高的“共情能力”。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所谓“共情能力”,按照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是指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疫情防控必须严格按规矩处置,但游客的利益也须尽力保护。比如烟花,因为疫情突发,取消燃放不会有人责怪,但园方坚持燃放烟花,却给了焦虑中的游客以感动和安心。
疫情处置中,不少地方和部门都展现了可贵的“共情能力”。这一点,尤其应该在今后应对突发事件的行动中加以延续和强化。但从总体上说,我们的“共情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无论是处理突发事件,还是化解日常社会矛盾,有时顾此失彼,激化事态,留下后遗症。
日常生活中,此类例子不少。比如公共交通的让座问题,有时就让人纠结。有些老人埋怨年轻人不让座,而有些年轻人又觉得先来后到理所应当。再如老小区加装电梯,一些地方成功率低的原因之一,是高层与底层的住户想法不一致。本来客客气气的老邻舍,因为加装电梯,见面没笑容了,说话声音也变了。如果老年人与年轻人、高层业主与底层业主都能多一些“共情能力”,都能为对方想一想,体谅一下别人的难处和心情,问题应该不难解决。
培养和提升“共情能力”,在和平建设时期,有普遍需要。比如,政府部门遇到群众有急事难事找上门,设身处地为他们想想,至少不推诿扯皮;经济机构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服务,至少别有假冒伪劣和偷工减料;教育单位坚持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设法提高质量、减轻负担;医疗系统始终不忘治病救人,至少不让患者掏冤枉钱……
即使是一般社会成员,也需要培养一定的“共情能力”。人在社会上生活,总会与别人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总会有或大或小的利益纠葛。这个时候,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能体谅一下对方,如宁波老话说的“上半夜想想自家,下半夜想想人家”,做些能够承受的让步和妥协,而不要总是锱铢必较、寸利必得。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