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眼中,设计是什么?是一张海报、一套盲盒,还是一件服装、一座建筑?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设计所涵盖的领域不断扩展。大到国家形象,小到衣食住行,设计无处不在,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日前,在深圳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就以上千件作品刷新了公众对设计的认知和想象,彰显出当下中国设计喷薄而出的创新活力。
回应时代命题,讲述中国故事
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以下简称“设计大展”)是由文化和旅游部发起举办的设计类国家级展览,每3年举办一届。本届设计大展由文化和旅游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分为主体展和湾区特展两部分,共计展出122个案例、1331件作品,汇集了近年来中国设计与公共艺术的优秀成果。
“本届设计大展集中体现了近年来设计是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面对大国崛起、高科技发展、信息化变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传统文化活化、红色文化赓续等时代命题,中国设计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策展召集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委会副主任、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院长汪大伟表示。
作为本届展览的“重头戏”,主体展分为“展现国家形象”“推动产业转型”“助力文化建设”“引领社会风尚”“改善生态文明”5个板块,展出案例96个、作品1050件/组,展示了设计和公共艺术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览以一系列国家形象设计开篇。过去3年,中国经历了多个重大历史节点。中国设计师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活动以及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抗击新冠疫情等重大主题,用独特的中国设计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推出一大批彰显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的优秀作品。
例如中央美术学院团队设计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以数字“70”和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国徽五星及天安门作为核心元素,将“70”巧妙设计成翻开历史新页的视觉效果。“7”的造型像节日的彩带,其飘动的效果与国徽五星及天安门图案所在的圆形构成了一动一静的互动关系,既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蕴含了重大节日的欢快氛围。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董卫欣设计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新馆门头壁画、围墙装饰,采用黑色铸铁装饰,以抽象图形的方式展现了1921年建党初期到2021年建党百年之间,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屹立东方。
除了回应时代重大主题,在G20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国家重要外事活动以及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国际重大赛事中,设计也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并被世界所看见。策展召集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杭间表示,近年来,中国国家形象设计特别是视觉设计和空间设计正呈现出与内涵深度契合的全新面貌,助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结合科技发展,引领新风尚
科技与设计的融合,是本届展览的一大亮点。
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设计、火星航天服前瞻性设计、水下机器人设计、智能物流系统设计、参数化服饰智能设计机器人……本届展览中,科技元素随处可见。无论是“推动产业转型”“助力文化建设”,还是“引领社会风尚”“改善生态文明”,都离不开科技参与,而科技的迅速发展,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
“此次我策展的部分主要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数字孪生、智车形态、人机共生、智慧家居等多个案例主题,展示了中国创新设计从‘追踪’到‘跨越’、实现‘引领’的巨变。”策展人之一、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秘书长王昀表示。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冬奥健儿们乘坐京张高铁“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往返,车头图案是“瑞雪迎春”,车身上印着“Beijing 2022”。该车组以现有“复兴号”CR400BF型动车组为基础,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时速350公里的自动驾驶,首次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此次,“瑞雪迎春”版“复兴号”模型,就陈列在展览现场。
在“复兴号”旁边是一套“火星航天服”。2021年7月,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首次出舱,航天员刘伯明站上机械臂,进行首次人和机械臂的协同配合,全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也首次亮相。此次展出的“火星航天服前瞻性设计”,正是“飞天”舱外航天服设计团队在未来载人航天产品的创新设计。
不仅是大国重器,本届展览中科技与设计相结合的案例还有很多,涉及方方面面。如苏绣非遗传承人姚慧芬用新针法创作的苏绣作品,就运用了数字针法设计。该设计为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与清华美院研创团队对苏绣针法的拓扑学研究成果,成功将针法归纳转化为函数,生成可以记录和创新针法的计算机程序。
“苏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累积了四五十种针法,现在通过算法,通过学习型人工智能的参与,我们可以瞬间产生无数种新针法。苏绣与数字技术的结合,为这一古老艺术开发出新的设计语言。未来,这种算法还可以拓宽到其他绣种,甚至是所有纺织、编织领域,比如织锦、竹编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传播。”策展人之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介绍。
彰显湾区特色,赋能美好生活
作为设计大展首次增设的项目,“湾区特展”受到了特别关注。展览分为“魅力湾区”“共生湾区”“潮流湾区”“视觉湾区”“创想湾区”5个板块,展出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优秀设计和公共艺术作品26个案例,共计281件/套。
从人文情怀到工匠精神;从产学研+设计+制造业的生态系统,到数字科技与湾区智能设计带来的无限可能;从公共艺术介入乡村振兴,到潮玩品牌彰显湾区时尚……“湾区特展”全方位勾勒湾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设计力量。
“‘湾区特展’依托于设计大展的总体背景,突出自身‘先行先试’的创新性、实验性、先锋性,着重呈现湾区本土设计及公共艺术的鲜明特性。”策展人之一、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学术总编辑张新英表示。
湾区设计有哪些特点?张新英认为,湾区在社会治理、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引领作用,同时深圳、香港这些城市聚集很多年轻人,思维活跃,创新程度很高。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湾区各个城市发展的互补性很强,在这个背景下,湾区设计形成的集群是有特殊价值的,这里的案例非常灵活、生动,也很有意思。”杭间表示。
2022年是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的第15年。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表示,本届展览的举办将为深圳注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以“深圳设计”更好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民高品质生活、城市高效能治理,以公共艺术更好涵养城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
“设计大展不仅是行业的专业性展会,也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反映了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我们国家不断增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高科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对设计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这一高水平的设计大展能够引发公众对设计的关注与思考,为中国设计的未来引领方向。”汪大伟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