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政 正文

从颗粒无收到丰产增收 "农业荒漠"变"大粮仓"

字体:
— 2023—
05/22
08:36:32
2023-05-22 08:36:32 来源: 人民日报 记者 邵玉姿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5月15日拍摄的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
  本报记者 邵玉姿摄

  用好盐碱地,事关国家粮食安全。5月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考察,了解盐碱地整治、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立足我国盐碱地多、开发潜力大的实际,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有效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积极发展深加工,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适宜种植粮食的是5亿亩。如何做好盐碱地的大文章,造出新粮仓?近日,记者走进沧州,到科研院所、旱碱地麦田里一探究竟。

  ——编  者  

  一场雨过后,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仙庄片区的麦田更绿了。

  “灌浆期下雨,今年指定丰收。”田垄边,53岁的后仙庄村村民杨东进轻轻捧起一束麦穗,满心欢喜。

  黄骅市,地处渤海之滨,全域耕地以中度盐碱地为主。“盐碱地上种粮难”,曾是制约当地粮食生产的一大难题。

  如何破解?选育良种、改善土壤、优化技术……从颗粒无收到丰产增收,几十年来,黄骅市不断推进旱碱麦种植。凭借科研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被称为“农业荒漠”的盐碱地逐步变成“大粮仓”。今年,黄骅市旱碱麦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较2013年增加了近10万亩。

  “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杨东进对这句话印象深刻。5月11日上午,正在地里劳作的他见到了来此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总书记走进田间,俯身捧起一束麦穗,细细询问他种了几亩地、亩产多少、小麦长势如何。杨东进的回答得到总书记的肯定:“祝你今年丰收!”

  选育良种——

  持续培育耐盐碱、抗旱、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亩产由50公斤提至220多公斤

  位于沧州市的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主要承担盐碱地改良利用、耐盐碱小麦品种选育等研究工作。走进试验站的院子,一片片麦田映入眼帘。麦田前方,数十个池子很是惹眼,长满了高矮不一的小麦。“这些耐盐鉴定池里长着的,都是正在选育试验的旱碱麦新品种,有近40类。”站在正中间的池子旁,试验站副站长郭凯说。

  与普通小麦的生长环境不同,黄骅市的旱碱麦种在盐渍化土地中,长期处于重度碱化环境下;同时,当地地下水位低、矿化度高,不宜灌溉,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特殊的耕作环境,要求小麦耐盐碱、更抗旱,这困扰当地农民多年。

  2013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启动。对于盐碱地种植,选育适宜的小麦品种成为一项重要工作。试验站打造了50多个1米深的小麦耐盐鉴定池,盐碱度设置从1‰到5‰。“通过在不同盐碱度的土壤里进行种植,试验站筛选出一批耐盐碱、高产量的旱碱麦品种。目前,试验站选育的小偃系列品种已在位于黄骅的河北省旱碱麦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大面积种植,之后将逐步推广。”郭凯介绍,试验站建立了完善的耐盐小麦鉴选体系,为旱碱麦品种培育和推广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持。

  以种适地,才能打好丰产基础。近年来,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与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中捷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进旱碱麦的育种工作,持续推动品种的改良与更新。

  种子越来越好,产量越来越高。“去年咱家旱碱麦平均亩产达到220多公斤,这在以前可不敢想。”务农几十年的杨东进见证了旱碱麦品种不断优化的过程。

  当地最早种植原始品种“小红芒”,亩产仅有50公斤;后来种上冀麦32品种,产量达到了150公斤。可是黄骅临海,总有大风天气,冀麦32品种株高超过1米,大风吹过,麦子倒伏,会严重影响收成。历经多次选种与改良,目前,黄骅市主要培育推广了捷麦19、沧麦6002、沧麦6003等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小麦品种。

  在农技员的推广下,杨东进的地里种的是捷麦19品种。“这麦子,株高七八十厘米,风吹不易倒,产量还高了不少。”杨东进边比划边说:“总书记祝我今年丰收!咱更得加油干,多打粮、打好粮!”

  这些年,捷麦19还被推广至天津滨海新区、山东滨州等滨海潮土区域种植。“研发推广更优质的旱碱麦品种,是我们促进粮食增产的根本途径。”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局长聂晶说:“未来,我们将继续与科研院所积极对接合作,不断夯实良种选育,研发培育出更多高产、耐盐碱、抗旱的小麦新品种,为农户提供更多的选择。”

  改善土壤——

  补充养分,激发“活力”,后仙庄村盐碱地利用率较10年前提升30%以上

  记者站在仙庄片区中心的田埂上向远处眺望,不经意间瞥见一处麦田呈“斑状”分布——密密麻麻的麦子间突然出现一块光秃秃的“大窟窿”。

  “那块土板了,出不来苗。”杨东进听农技员解释过,由于盐碱地块土壤有机质较少,同一地块不同土壤成分、返盐现象也不尽相同,使得旱碱地麦田出苗后时常出现局部小麦缺苗断垄现象。

  搁以往,在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一块密、一块秃”是常有的事。如今,偌大的片区,斑块分布只有零星几处。“这些年,咱们改善土壤的措施多、力度大,土质变好了,很多原先不出苗的地块也能长出新苗。”杨东进说。

  改善土壤,谈何容易。

  黄骅市周边地下水位较低,到了春季,地下咸水向上蒸发,容易导致土壤返盐。起初,人们采取的是挖沟排盐、修台田降盐等传统办法,降低耕层土壤盐碱度。可试遍老办法,产量还是上不来。“根本原因在于地力不够,得想法子增加土地有机质。”杨东进说。

  先改良土壤。10年前,在农技员指导下,村民们开始尝试秸秆还田,把收获后的玉米及小麦秸秆粉碎后深翻入土,补充养分,激发土壤活力。

  再施有机肥。依托乡镇农技站,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在全市设置多个土壤监测点,每年定期对不同区域土壤地力进行观察检测,指导农户因地制宜、科学施肥。

  “对一些盐碱度较高、难以播种旱碱麦的耕地,我们通过先种苜蓿,调节盐碱度,提高肥力。等到土壤逐步改善后,再推广种植旱碱麦。”聂晶说,2023年,全市苜蓿种植面积有10万余亩。

  多管齐下,成效初显。“今年我一共种了20多亩旱碱麦,10年来多了近10亩。”杨东进家有32亩耕地,以前土地盐碱度高、肥力差,到了秋收玉米后,一半以上的田地都闲置了。“不是不想种,是种了不出苗,白搭种子钱。”如今,土壤越来越肥,旱碱麦也越种越多。

  后仙庄村,越来越多的农户也开始在“闲置”耕地上种起旱碱麦,变“一年一季”为“一年两季”。今年,全村4300多亩耕地中有3800余亩都种着旱碱麦,盐碱地利用率较10年前提升了30%以上。黄骅市的旱碱麦种植面积达到60多万亩,较2013年增加了近10万亩。

  “改善土壤是提高盐碱耕地质量、提升盐碱地利用率的重要途径。”聂晶说:“我们将加强土壤改良技术的突破,加大对农户的推广和指导力度,积极鼓励农户通过创新办法增强地力,持续扩大旱碱麦种植面积,不断推进盐碱地的综合利用。”

  优化种植——

  推广微沟播种技术,利于土壤保水,保证小麦出苗,麦田种植密度平均增加一倍

  小满时节,丰收在望。仙庄片区种植的旱碱麦已进入灌浆期,麦粒渐满,长势喜人。

  傍晚,杨东进到自家麦田去看一看。记者随他走到田间,蹲下来仔细观察,只见地里布满一行行深近6厘米、宽10厘米的小沟,麦子在沟里盎然生长。

  小沟咋来的?又作什么用?为啥沟底种小麦?看出记者的困惑,杨东进道出背后的奥秘。

  “这是我们用的微沟播种技术。”杨东进说:“相比于传统的‘平播’方式,更利于土壤保水,便于小麦出苗……”

  适应新的种植方式,只需对农机进行小小的技术改动。在小麦播种机上,加装开沟器,就能在麦田里开出一条条微沟,沟底两侧各种一行小麦,再进行覆土压实,增加种植密度。“机械化就是好。”杨东进算过,每亩旱碱地,麦田种植密度平均增加整整一倍,播种时间缩短至十几分钟。

  好处还不止于此。为了保证旱碱麦正常生长,最佳的播种时间在秋天雨季刚结束、土壤墒情最好的9月底,相比普通小麦,提前了半月有余。但黄骅当地不具备灌溉条件,相应的小麦生长季,降雨也有限。

  所谓“麦要浇苗,菜要浇花”,怎么能留住天上水、调动土壤水,满足小麦用水需求?这也是当地科技人员和农户结合盐碱区具体实际,研究推广微沟播种技术的原因之一。

  “相比‘平播’,‘沟播’的微沟处土壤盐分较低,沟底两侧种小麦则可以躲盐避害,同时,微沟还能积蓄降水。”郭凯说:“另外,播种时的沟内覆土压实,加强了土壤毛细管的连接,更易于调动深层土壤水,便于小麦吸取水和养分,起到提墒保墒的作用,保证了正常出苗和生长。”

  这些年,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与中捷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黄骅市各乡镇农技站开展技术交流等活动,共同完成了不少旱碱麦种植技术的改进和推广。

  “我们重点推广土壤深耕深松、播种施肥一体化等种植技术,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引导农户科学种粮。”聂晶介绍,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牵头成立旱碱麦研究推广中心,制定了《黄骅旱碱麦生产技术规程》,目前已通过相关审定,成为河北省级地方标准。

  “以前种麦,一年到头自家都不够吃。现在种麦,一年下来除了够自家吃,还能再收入6000多元。”杨东进告诉记者。

  旱碱麦,种与用都是大文章。籽粒饱满、光泽透明的麦粒,富含钙、钾、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普遍高于国标;出粉率约76%,湿面筋含量超35%,面粉不粘手、韧性强,面食麦香浓郁、软绵筋道、口感舒适……

  目前,黄骅市旱碱麦总产约13.26万吨,有较大型面粉加工企业20家,年加工能力接近50万吨,已经形成订单农业、收储中转、面粉加工、食品生产等功能集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小麦产业,解决了粮食加工问题,也带动农民增收。聂晶说:“我们将继续在选育良种、改良土壤、优化技术上下功夫,不断扩大旱碱麦种植规模,延长旱碱麦产业链,打造特色品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 农业;丰产责任编辑: 孙婧宜
国内综合
国际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