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拍摄的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标识。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早上好!”拉开车门,车内响起轻柔问候。“我感到有一点热。”坐进主驾,空调自动送出凉风。越来越多中国的智能汽车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对话,随时满足各种需求,背后的算力支持正是来自人工智能技术。
7月2日,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京开幕,一系列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亮相。
AI大模型作词、作曲生成的《数字北京欢迎您》,让人人都能成为MV主角;以优质内容为核心,多种数据源辅助的知乎“直达”,提供提问、搜索和归纳的信息服务;搭载自主训练大模型的数字人,以“智能助理”身份在无人商超、医院等场景进行引导服务……
7月2日,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经济沉浸式体验区。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近年来,中国掀起人工智能大模型浪潮,面向日常生活的应用纷纷涌现。从吟诗作画、影视创作到答疑解惑、生产制造,人工智能大模型为千行百业赋能,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寻常百姓家”。
根据个人的电子病历、检查报告、体检报告等个性化资料给出初步诊断和就医建议;1分钟内完成试卷的扫描和批改,模拟老师的语气和笔迹进行批注……越来越多的应用加速落地,为生活增添更多可能。
“我现在搜索一个问题,经常先用大模型产品寻找答案,国内产品的使用体验越来越好。”北京一家科技企业员工刘强说。
7月2日,工作人员在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经济沉浸式体验区与数字人交流。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不仅如此,大模型还在赋能中国基层治理,为政务服务配上数据大脑。6月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上线“亦智政务大模型服务平台”,目前已在智能政务、智能决策、实验室智能监管等8个细分场景率先落地。
“平台将支撑各部门应用大模型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并率先在部门协同、科学决策等领域试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磊说。
论坛上,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已通过网信办备案的大模型产品达166个,其中来自北京的有71个。据不完全统计,涉及北京相关企业2200余家,地区生产总值2600亿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